對於王根生放跑了這個維持會長,百里秀則是有些不滿道:
“王營長,幹嘛要放他走啊!他回去肯定會給小鬼子們通風報信的!”
對於百里秀的擔憂王根生則是笑著道:
“要的就是報信,必須把小鬼子們引出來打疼了,打怕瞭如此才能讓小鬼子們害怕,不敢再隨意下鄉禍害百姓!”
說著,王根生則是話風一轉道:
“對了!現在你們百家村的維持會長跑了,那百家村現在誰做主啊!得儘快選出一個村長,然後發展民兵,如此才能在小鬼子們突然襲擊的時候能有準備啊!”
很快,就選出了百家村裡比較德高望重,有能耐的人當選了村長,而這個人就是百里秀他爹了,因為百里秀和他爹都是獵戶出身,所以過的還比較富裕。
不過和之前那個黃姓維持會長不同,在小鬼子沒來之前,這個黃姓維持會長,其實就是百里村的大地主,百里村一半多的田地都在這個黃會長手裡。
其實在整個抗戰期間,給小鬼子當維持會長的大多數都是當地的地主劣紳,就比如這位黃會長就是如此,主動給小鬼子送糧,送女人,以此來維持在百里村的地主地位。
其實地主劣紳當二鬼子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因為從歷史上來看,地主劣紳的財富和土地都是建立在剝削壓迫農民的基礎上,所以對於他們而言誰當統治者,對於他們來說無足輕重,只要他們的利益不受損就行。
這點和元初,清初都是沒有太大區別的,甚至乃王根生穿越前的那個時代也是一樣,就比如某某商人不顧嘓家利益賣掉了幾十個港口事件就是如此。
但是他們所不知道的是,一旦這種壓迫達到一定程度,那麼一旦崩盤,最先開刀的就是這些個地主劣紳了。
這不,雖然在抗戰時期,八路並沒有採取打土豪分田地的策略,對於根據地的地主們則是要求減租減息的策略。
但是對於像維持會長這種投靠小鬼子的可沒什麼好臉色。
這不隨著黃會長的倒臺,他名下的田地自然也都會均分給百家村的村民了,至於在黃會長家裡查收到的一倉庫的糧食,則是一半就地給了百家村的村民,一半分給了新二團。
百家村裡雖然是多姓混居,和李家村那種單姓不同,但是人口卻是要比李家村多的多,老少青壯所有人口加起來,足足有兩千多人。
因此在王根生說八路要招兵後,其報名人數足足有三百多號人,如果王根生全收了那麼立馬三營就能滿編了。
但是王根生也是明白,這三百多號青壯可是百家村的青壯主力了,因此最終王根生只是選了十分之一,也就是三十多人,剩餘的人就地編組成為百家村的民兵,平時就是務農生產,一旦小鬼子來襲,那麼他們就會負責組織百家村的村民撤離。
畢竟對於普通的村民來說,打仗那是次要的,生產糧食活下去才是主要的。
於是來的時候,王根生就只帶了一個班,但是離開的時候,王根生手裡的人數卻是變成了一個排。
並且不單如此,還有五輛拉著滿滿五車糧食的驢車,這些糧食自然就是那個黃會長家裡搜出來的糧食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