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了俞根山那頭,陳江接下來的工作就沒有了後顧之憂,加上孫同非對他的工作也十分支援,這讓他在作戰處做的風生水起。
期間還收到了何晨光的請帖,邀請其全家參加他與唐心怡的婚禮,這讓他十分高興,何晨光也終於要成家立業了,像他這樣的將門虎子,將來的前途不可限量。
此外,王豔兵與李二牛,都先後提幹了,這讓七連的提幹率高的有些離譜,也成了全師最響噹噹的一支連隊。
好事接二連三的傳來,陳江的那篇關於深度融合裝甲部隊和運輸部隊的文章,得到了上級高度肯定,目前新型重型運輸卡車的研製工作已經被正式批准。
但最重磅的訊息還是陳江的,他被推薦到國防大學軍事裝備學專業進行為期一年的學習。
國防大學培訓不僅是軍官晉升的“資格證”,更是能力躍升的關鍵跳板。課程中不僅包含文化課,還有大量實戰化模擬推演、跨軍種協同演練,結業後部隊作戰效能將會大幅度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培訓期間實行全程淘汰制,淘汰率高達15%,確保人才培養質量。
簡而言之,陳江去學習一年後,回來大機率又要升職重用。
廖偉良處長就有些不甘心的表示,“咱們作戰處廟小,真是留不住高僧,這才剛來半年,又要調走了。”
陳江連忙表示,自己是出去學習,又不是調走。
身邊的俞根山聽後一臉羨慕,“國防大學的深造,跟一般軍校深造不一樣,這個學校去了就是為下一步的晉升做準備的,你還如此的年輕,回來後估計就要直接指揮一個團了。”
他的年紀有點了,又沒有深造的機會,大機率就要在上校的層級轉業了,這就是部隊的殘酷。
陳江簡單的安慰幾句,就離開了,他需要做的事情很多,首先就要回去跟自己的妻子彙報好。
兒子陳鋼還才1歲多點,正是需要人照顧的時候,好在楚寧一直都深明大義,對陳江的工作很支援。
陳江明白妻子為了自己,推掉了不少進修的機會,可以說為這個家庭付出了很多很多,因此他的內心是充滿愧疚的。
國防大學是我國的最高軍事學府,軍隊高階任職教育的一所綜合性聯合指揮大學。它起源於1927年在井岡山建立的紅軍教導隊,1985年12月由軍事學院、政治學院、後勤學院合併成立國防大學。
它和國內的國防科技大學很像,但兩者的定位是完全不一樣的,規格與級別也有著天壤之別。
最直接的區別就是國防大學的校長級別要高的多,而且國防科技大學主要面向的是社會有志青年,而國防大學卻主要面向軍營中的軍官進修深造。
學校位於首都的西北角,離陳江的老部隊不算太遠,但給他們的入學須知裡寫的很清楚,實行全封閉管理,無特殊情況不得請假離開。
陳江由於是在讀大學本科入伍,後期透過函授等形式拿到了本科畢業證,這次算是以本科學歷參加學習。
他先來到軍事管理學院報道,然後被分配到軍事裝備學專業。
這個專業一共有20名學員,正好一個班,裡面清一色都是副團級幹部,陳江是他們之中年紀最輕的。
這些學員來自全國各個軍區多個兵種,都是青年幹部中的佼佼者,
陳江拎著行李走進宿舍樓,迎面碰上一個身材魁梧的同學,對方打量了他一眼,笑道:“你是陳江吧?”
陳江一愣,隨即點頭:“是,您是.”
“我叫趙振國,來自蘭州軍區裝甲旅。”對方伸出手,用力握了握,“你是我們班裡最年輕的,太明顯了,哈哈,我跟齊桓是老同學,這次他也來了,你知道不?”
陳江非常驚訝:“哪呢?他人在哪裡?”
兩人正聊著,走廊盡頭又走來一個戴墨鏡的中校,身材魁梧,走路帶風。
當他走到陳江面前,居然立正敬禮,“老a特種作戰大隊中隊長齊桓,向首長報道!”
“你小子,還這麼貧啊,你終於成中隊長了呀!”陳江見到自己的老戰友,非常意外,當然,也非常高興。
兩人來了個非常熱烈的擁抱。
這讓趙振國看得一愣,
齊桓急忙解釋,“在老a,他剛開始是我的學員,後來成了咱們中隊的中隊長,尉級軍官的中隊長,沒見過吧?他是我的領導!”
“別聽他瞎說,啥領導不領導的,現在咱們都是同學了。”
趙振國拉住齊桓問了好久,才知道里面的故事,對陳江頓時更加敬重,這傢伙升職的速度堪比火箭啊。
他們因為來的比較早,所以自然而然的分到了一個寢室裡。
寢室裡還有一個傢伙是空軍裡過來的,據說是戰鬥機飛行員,叫林笑笑。
大家晚上難得有點空閒時間,於是就天南海北的聊了起來。
從林笑笑口中,他們得知了如今的中國空軍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戰鬥機部隊已經開始換裝了最新研製的殲10,這是一種完全由我國自行研製的先進戰鬥機,原來從毛熊國引進的su27已經快要跟不上時代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