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詭異人生扮演遊戲

第271章 挑天門(二更)

“沒事,爺爺沒事,爺爺這是高興的。”

老爺子伸手抹了把臉上的淚花,而後連忙開口道:

“你們吃不吃糖?爺爺給你們買糖吃,等著啊。”

在他的記憶裡,若是院子裡哪家的孩子懂禮貌,明事理,他都是要給一塊糖出去的。

兩個孩子連忙擺手說不用,但他已經鑽出了橋洞,走到其中一家鋪子前。

“老闆,買兩塊砂板糖。”

他開口道。

“好嘞,兩元。”

鋪子老闆起身,這才注意到是剛剛鑽進橋洞的那人,開口道:

“老人家,這麼大年紀了,還吃砂板糖啊?注意身體啊。”

“買給孩子的。”

老爺子笑笑。

“那不推薦砂版糖了!現在孩子不比一二十年前了,早不興這個了,買兩個罐罐糖吧,他們愛這玩意兒。”

罐罐糖?

老爺子愣了愣,看著鋪子老闆手上拿著那個銅質小鐵罐,點點頭:

“那就來兩個這個。”

“這個貴不少哦。”

老闆提醒道。

“沒事。”

這次走之前少爺給他塞了一大把碎詭銀子,估摸著有個三四百枚,現在不缺錢了。

他交了錢,接過糖,快步走回院子中。

卻不料,剛剛還只有兩個小孩的院子,此刻又多出來了一位大人。

那是一個三十來歲的中年男人,戴著眼鏡,一股子書生氣,見了老爺子,他一愣,脫口而出:

“福叔?”

“不是福叔,你認錯了。”

老爺子笑呵呵地低下了頭,而後控制面部肌肉,硬生生將面相改變了些許,再抬起頭。

那人看了又看,最後不好意思地道歉:

“不好意思哈,剛剛我兩個孩子和我說,院子裡來了位老人家,我就出來看看,您和我之前一位長輩長得像,我認錯了。”

“沒事沒事。”

老爺子伸出手,將口袋裡的罐罐糖遞到兩個孩子手裡:

“你這兩孩子不錯,都適合習武,男孩骨子柔,去二十六武館學太極,女孩架子夠,能去十四武館學少林拳。”

說完,老爺子轉身準備離開,就在這時,男孩對著那個愣住的男人再次開口道:

“爸爸,剛剛這個爺爺說自己之前住在喬嬸嬸家……”

聽到這話的男人瞳孔一縮,連忙喊道:

“福叔!”

“說了,不是什麼福叔。”

老爺子笑笑,轉過身,臉,似乎比剛剛更加不像了一些。

“我知道,我知道您不是福叔。”

男人眼淚忽然就出來了。

他知道,眼前這人就是那個板著臉不說話的福叔,那個當時四處借錢救了他媽媽一命的福叔,但他不能將男人認出來。

而後,他撲通地跪下去了:

“當年不是您掏了家底,我媽早死了,福叔,當時十幾歲不懂,欠的頭,我現在給您磕了。”

“咚!咚!咚!”

磕完頭,他拉過兩個孩子,給老爺子也一起跪了下去。

“磕頭!”

他只這一句話,兩個孩子不明所以,但家教很好,還是照做。

而後,男人再次開口:

“您當年和我說,說我不適合習武,拿錢讓我去讀書,我最後去了,沒堅持下來。”

“現在只能幹些家教的事情,補貼家用,辜負了您的期待了。”

“您走後,媽媽靠著您給的那筆錢,又多過活了十年,最後走的時候,也沒什麼痛苦,我媳婦她在外面一個西湖府的廠子做女紅,託您的福,現在家裡一切都好。”

“咚!咚!咚!”

又是三聲響頭,他淚流滿面,看向身邊的兩個孩子:

“再磕!”

三道響聲落下,男人再道:

“喬姐的事情,不論您知道或是不知道,真的怪不了喬姐,您走後,阿蒙弟弟是家裡唯一的男人,這第三湖府,女人一個人活不了……”

男人還想說,但老爺子開了口:

“我知道。”

“阿文啊,這些錢你拿著,送兩個孩子邊讀書,邊練武。”

說著,老爺子拿出百來枚碎銀子,彎腰放在地上,而後背對男人開口道:

“阿文啊,無論什麼事,這輩子平安就好,別的都不重要。”

“記住了啊。”

“明白,明白。”

男人泣不成聲,再抬起頭時,老爺子已經不見了,他跑出去,但已經沒了人影,只有空蕩蕩的衚衕,再往外,是川流不息的街道。

……

……

止伐路。

號稱第三湖府的武館一條街。

幾乎所有武館都開在上面。

老爺子邊走邊看,由於武會將開,大多數武館都已經關了門,張貼了告示,說是參加武會去了。

但他還是將每家武館都一一看過。

最後,他駐留在了大門緊閉的第十九武館處。

如果他沒記錯,自家劉蒙,最適合的就是第十九武館的形意拳。

他踮起腳尖,從門口的玻璃處往其中看了又看。

最終什麼也沒看到。

但他心滿意足地點了點頭,繼續向前走去。

很快到了第三十七號武館門口。

看著那白底黑字的招牌,還有一看就是剛翻新的場地,他又再次點點頭。

是和自己這麼多年來想象的差不了太多。

最後,他走到了止伐路最末端的一面大鼓面前。

巨大的金屬鼓面像是一個平靜的湖泊,這麼多年過去,這面鼓早已經成為了止伐路的地標性建築,失去了其本來的意義,據傳聞,這面鼓就是第三湖府的禁物。

當年長樂皇建立第三湖府之時便是將這面鼓帶了回來,立在此處,命名為平戈鼓。

並寫下“以武止伐,平息干戈”八個字。

這條路,也被叫作止伐路。

這是絕大多數人所知道的。

但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這面鼓,還有其他的用法。

老爺子回頭看了看那露出白頂的房子,又回頭看了看那街上的武館。

而後站在鼓面之前,屏息凝神,雙手垂落,氣至丹田,宛若入定。

路過的人見到老爺子這般舉動,只當是一位老者在駐足觀賞第三湖府的標誌性建築。

唯有幾名有所瞭解的武師,看出了端倪,站在一旁,靜觀其變。

可這一觀,就是兩個小時。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