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炎炎七月,至晚間倒也涼風習習。
風不時掠過,吹的車簾起伏晃動。
“賣巧果,剛出籠,熱氣騰騰的新鮮巧果。”
“賣河燈,新竹編制的蓮花燈嘍。”
今日是七月初七,‘乞巧’佳節,橫貫洪都縣東西近一里永安大街上商鋪林立,燈火輝煌。
縣內各家各戶平日深居內宅的碧玉女郎們,趁佳節邁出二門,三二成群,裹著素紗穿梭於坊市之間,不時發出一陣悅耳的銀鈴笑聲。
街上小販吆喝不斷,面帶殷勤招攬往來客眷,叫賣之聲被風裹著鑽入馬車內。
王陵掀開車簾,抬起頭,仰望劃破夜空的璀璨星河,聽得耳畔中攤販的陣陣吆喝,思緒不由越飄越遠......
上一世,每逢‘七夕’佳節,他也曾同這些小販一般,一大早招呼店裡的夥計蒸幾大籠熱騰騰巧果,提前採買各種紅結,花燈之類的小玩樣兒,在店門口撐起小攤子叫賣。
至今他也沒想通,他是存在於怎樣的心思,竟樂此不疲堅持了幾十年。
可能,每到這一日,搬著小凳子靠在店門前,享受平日不曾出現女子們嘰嘰喳喳,穿花蝴蝶一般的活潑身姿,才是他能堅持數十年的最大動力吧!
想及於此,王陵不禁曬然一笑,重新合上厚厚車窗簾,隔斷街上喧鬧的人聲。
車輪滾滾,沿著凹凸不平的青石大道繼續前行……
楚弦館位於永安大街正中央的金水湖畔,乃是一座佔地近半畝,高三層的綜合娛樂場所。
不僅消費水平縣內首屈一指,裝飾的也十分大氣!
飛簷斗拱,廊橋通幽,彩旗高盞,紅籠如流。
從正門十二級白玉下永安大街抬頭,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正門頂部懸掛一青邊藍底匾額。
匾額龍鳳鳳舞,書寫三個燙金大字;‘楚弦館’。
正門兩側,垂掛兩幅黑字對聯;
“聞香宜下馬,願醉且登樓。”
樓前人來人往,但進入者卻是寥寥。
門口白玉階兩側,停了一溜車馬,黑衣灰服的小廝奴僕,三五成群在車前等候。
“這位公子,楚弦館到了!”
當王陵乘坐的馬車,也穩穩停在楚弦館大門正對面街旁時,車伕適時發出提醒。
王陵聞言,遂正正神色,跳下車來。
他這邊剛與車伕交割完車錢,抬頭,便見路對面一年輕士子越過大街,朝自己這邊小步跑來。
定睛一看,不是今日剛見過的趙赤嶺又是誰,遂含笑站在原處。
“王兄!”
“趙賢弟。”
人及近前,二人互相作揖行禮不提。
彼此打過招呼後,那趙赤嶺抬頭指著對面燈火通明的樓館,打先說道;
“此間樓內剛挑燈,為時尚早。剛才,縣尊大人派人來傳話說,王先生還要一個時辰後才到,讓我等先上三樓等候。”
王陵順著對方指示,望眼楚弦館門口空蕩蕩的臺階。
按理說,王右勃如此天下名士親臨,加之縣尊大人親自陪同,本屆士子應該翹首在門口迎接才是。
此時,楚弦館門前冷落,原是提前接到縣尊通知,聚集在頂樓。
“縣尊吩咐,豈有不尊?賢弟請。”
王陵側身讓開半步。
“王兄請!”
二人謙讓一番,最終彼此哈哈一笑,聯怏踏入楚弦館,奔三樓而去。
登上旋轉樓梯,二人拾階而上,行至三稜,正對樓梯口,有一扇巨大八角屏風。
趙赤嶺引著王陵繞過屏風,王陵眼前景物一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