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寅(1309-1390),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餘縣)人。明初學者。元末累舉不第,後徵召為集慶路(治所在今江蘇南京市,當時轄境相當今南京市及江寧、句容、溧水、溧陽、高淳等縣地)儒學訓導,晚年結廬石門山,四方士多從學,稱其為“梁五經”,著有《石門詞》。《明史》有傳。
梁寅祖輩務農,家貧,致力於學,淹貫《五經》,但屢試不第,后辟為集慶路(今江蘇省南京市)儒學訓導。僅居二年即告辭歸。元末兵起,遂隱居教授,明太祖朱元璋徵天下名儒修述禮樂時,他被徵任,時年已六十有餘。在禮局中,討論精審,諸儒皆為推服。書成後,將就官,他以老病辭,歸裡。
結廬於石門山(其說不一,一為安徽省內之黟縣東南,一在含山縣石壁峭立有穀道通商旅)四方之士多從其學,學者稱其為梁五經,又稱石門先生。
梁寅一共詞作39首
晝夜樂---懷金陵
秣陵猶憶豪華地。醉春風、花明媚。碧城彩絢樓臺,紫陌香生羅綺。夾十里秦淮笙歌市。酒帘高曳紅搖翠。油壁小輕車,間雕鞍金轡。同遊放浪多才子。詫酣歌、如高李。傲時江海狂心,懷古虹霓雄氣。歸臥雲廬霜滿鬢,十年間、多少愁思。春夢繞天涯,度煙波千里。
燭影搖紅
後漢匈奴傳,言呼韓邪單于來朝,願為漢婿。後宮王嬙以積怨自請行,此事之實也。西京雜記乃雲,元帝使畫工毛延壽圖宮人形貌,按圖名幸。王嬙以賂金少,畫不及貌。王嬙當行,帝見之悔,乃殺延壽。夫元帝柔仁之主也,而謂其因女色殺畫工,餘固不信。而無寵自請行,誠一汙賤女子耳。後之為昭君曲者多歸咎元帝,殊不當也。因此賦
深鎖宮花,繡生魚鑰重門閉。美人何事怨東風,獨抱傷春意。月照黃沙萬里,到氈城、芳心自喜。尊前歌舞,馬上琵琶,寵深誰比。毳服胡妝,那思舊日嬌羅綺。年年秋雁向南飛,肯寄相思字。歲久玉顏憔悴,似花落,悔隨流水。草青墳上,應是香魂,尚含愁思。
從歷史戰爭的範圍角度來看,明朝的戰爭一共分為以下三種型別:
1.內戰
主要是朱氏皇族們為了爭奪權力的叛逆性戰爭。偶然的是,很多反叛性的行為都成功了。
2.與北方韃靼、東南方倭寇等戰爭
由於明朝的逐漸腐敗,北方的一些少數民族和明朝之間的和平關係很難維持很久。還有明朝的禁海令,使得倭寇們在海上氣勢更加囂張。
3.對外的戰爭
從鄭成功和葡萄牙的戰爭以及明朝幫助李氏朝鮮抵抗日本的入侵來看,反應了明朝時期中華民族堅決抵抗外來侵略的決心。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