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鐵軍顯得很驚訝,他沒想到張維明會說出這樣一番話。
“現在的情況很糟糕,若兇手再次犯案,我們也是束手無策。”劉鐵軍抬起拳頭敲了一下桌面。
“可以再深入調查一下死者的社會關係,如果是仇殺,兇手和死者必定存在某種關聯。畢竟百分之九十的命案都發生在熟人之間,兇手和死者之間或多或少都存在一點社會關係。所以調查清楚死者的社會關係,往往是命案的關鍵突破口。”張維明說道。
“你說的這些沒錯,我們每一個刑偵人員都比你更清楚。”劉鐵軍拿起桌上的啤酒瓶,倒了半杯,喝了兩口潤潤嗓子繼續說,“可是我剛剛已經說過,刑偵隊仔細調查了兩名死者的社會關係,兩人情況基本差不多,社會關係極其簡單,沒有債務問題,沒有感情問題,也沒有仇家。”
“兩人的家庭背景也很簡單,父母感情很好,沒有外遇,家庭沒有債務糾紛,更沒有仇家。”
“現在情況相當被動,完全找不到嫌疑物件。”
張維明知道,如果找不到殺人動機,就沒有一個正確的查案方向,再厲害的刑偵人員面對這樣的案子也無從下手。
兩人陷入了沉默中,都在思考著案情。
徐珞丹見兩人不說話,終於可以插上嘴了,立馬說道:“會不會是模仿作案呢?”
“模仿作案?”張維明和劉鐵軍異口同聲說道,兩人對視了一眼。
“對啊,第一個案子事發後,新聞滿天飛。我猜想另一名兇手肯定看到了新聞,於是他模仿第一名兇手的作案手法,殺死自己的仇人,嫁禍給第一名兇手。”徐珞丹侃侃而談。
“我覺得你說的不對。”張維明分析了徐珞丹的話,說出自己的觀點,“你說的這個情況就屬於仇殺,就算是模仿作案,也能夠從第二名死者的社會關係排查出嫌疑物件。”
徐珞丹撅起嘴氣鼓鼓地瞪著張維明說道:“憑什麼我說的就不對,你說的就都對。”
“小張說的沒錯。”劉鐵軍贊同張維明的觀點。
聽到自己的隊長也支援張維明,徐珞丹更加生氣,夾起一塊牛肉塞進嘴裡,用力咀嚼的同時,眼睛狠狠盯著張維明,好像嘴巴里嚼著的不是牛肉而是他。
張維明根本沒有注意到這些,他正咬著嘴唇思考。
過了好一會他才說道:“會不會是這種情況,兇手因為某種原因殺死了第一名死者,這引起了兇手的心理變化。”
“你是說兇手殺人後變態了?”徐珞丹覺得有些好笑,所以打斷了張維明講話。
“小徐,咱們先聽小張把話講完。”劉鐵軍說道。
徐珞丹吐了吐舌頭,閉起嘴巴瞪著張維明。
張維明接著說道:“丹姐的說法也沒有錯。兇手很可能因為殺人而有些心理變態。”
聽到這話,徐珞丹臉上總算露出一絲笑容,心想這傢伙總算同意我的觀點了。
張維明繼續說:“然後兇手遇到了第二名死者。這名死者與兇手並無仇恨,只是因為具有某個與第一名死者相似的特徵,引起了兇手的反感。”
“兇手心想反正已經犯下了死罪,不如將所有討厭的人都殺死。所以才犯下了第二起命案。”
劉鐵軍邊點頭邊說:“你這個推測雖說很大膽,但不失為一個好的思路。”
“只不過,現在保安局裡大部分人傾向於兩起命案並沒有關聯。”
“兩起案子兩個兇手,作案手法相似只是巧合。”
張維明心裡並不認同這個說法,作案手法上的巧合能說得過去,但兩起案子都找不到嫌疑人,不可能只是因為巧合。
兩起命案間隔時間僅僅一個月,作案手法又十分相似,尤其是第一起命案,兇手刻意做了掩飾。
這個現象可以說明兩點,第一兇手反偵察能力很強,第二兇手繼續犯案的可能性很大。
如果找不到作案動機,想要偵破這兩起命案真是難於登天。
劉鐵軍皺著眉頭沒有做聲,在思考著案情。
張維明感覺膀胱有些發漲,於是去洗手間放水。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