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幾個比較拘束,不習慣這樣的氣氛,主動問,
“是要說什麼啊,這麼正式,把我們都喊來了。”
木漁實際差不多了,便開始說道,
“找你們來,有幾件事情要與你們商量。”
有人說,“商量什麼,主家做決定就是了,我們都聽主家的。”“就是就是。”
也有人說,“是什麼事要與我們商量?商量什麼呢?”
木漁擺擺手,接著說下去,
“首先要說的就是分房子的事情。
現在我們要安定下來,和逃荒時席地而睡不一樣了,桃源村原來的人都已經不在了,我們可以住那些空置的屋子。
我們人數不多,這些屋子足夠我們分。”
在場的人互相看看,臉上都或多或少有欣喜地意味。
原本他們想著,投奔一個村子,雖然會比在路上過得好些,但是肯定住不好,得自己搭房子或是很多人擠在一起,寄人籬下的日子不好過啊。
當然那總比餓死強的多,所以他們做好寄人籬下的準備來了。
萬萬沒想到,現在竟然聽說有足夠的房子分,這可是件大好事。
至於桃源村的人都已經不在了這一點,災年裡,這事他們見多了,他們的村子也都不在了,對這事麻木的很。
當人生存艱難,隨時可能死去的時候,就不要希望他們還有多餘的善良和憐憫去給予他人。
“這事得有個章程,伍長的位置保留,繼續管理伍裡的人。
每一伍的人選的房子都要在一起,一家人住一起,一處房子至少要住兩個人,大房子更是。
分房子的事情就交給伍長去做,選好房子之後到季秀才那裡去做好記錄,以後不能輕易更改。
沒問題吧?”
伍長們紛紛說道,“沒問題!”
木漁看向沒出聲的季秀才,季秀才像是在思考什麼,緩緩點了點頭。
木漁也點了點頭,
“接著來說糧食和水的分配的事情。”
原本互相小聲說話,或是低頭思考的人都瞬間來了精神,熱切地看向木漁。
“桃源村有兩口井,一口沒水,一口有水,需要節省使用。”
在聽到一口有水的時候,便有不少人明顯地鬆了口氣,不那麼緊張了。
“糧食的話,我們的儲量不算多,但是節省著吃,也還能撐一陣子。
初步計劃是,按人口每人每天分發一定數目的糧食和水。
這個數目只是最低限度,只能保證人不會餓死。”
這話說完,氣氛有些嚴肅,畢竟事關他們的切身生活,情況聽起來不大樂觀。
衣食住行,住和食這最重要的兩點就這麼說完了。
“你們有什麼問題可以說出來。”
沉默了片刻,並沒有人說話。
因為沒什麼好說的,糧食和水少,他們反對也不會有更多。
木漁細細觀察過他們的反應,然後說道,
“既然大家都認可,那這些就事就這麼定下了。
接著我們來談談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事情。”
這話一出,原本低落惆悵的幾人都有些詫異。
這分房子、分水糧的事情都說完了,還有什麼事情能重要過這兩件事情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