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海川又拿出煙盒,並再次意識到不能抽菸。
他有些煩躁,乾脆站起身來,到大螢幕前,指著螢幕上的相關資訊繼續講解。
“之前我們分析過了,鐵塊機關的初始狀態,距離他的頭有一定距離。
“魏新建實際上有兩槍的容錯率。這兩槍即便選擇打無辜者,也不會對他造成任何傷害。
“換言之,這種初始的機關設計,給他營造了一種虛假的安全感。
“相較於暫時還沒有夾住頭顱的鐵塊,1/6機率會中彈死亡的手槍明顯更可怕。
“這是第一槍,他還沒有對‘槍擊自己’這件事情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
“‘萬一第一槍就是實彈呢?1/6的機率並不低。’在這種想法的驅使下,他第一槍大機率會選擇打無辜者。
“反之,如果鐵塊從一開始就緊貼著他的頭,那麼這第一槍,他反而有可能做出更理智的選擇。”
眾人紛紛點頭,這個細節確實是之前沒有想到的。
江荷有些好奇地追問:“那麼第二槍和第三槍呢?
“他差不多做好打自己的心理準備了吧?
“而且,在第二槍的時候,他還出現過明顯的猶豫。”
程式設計師蔡志遠說話了:“曹警官,我大概明白了,這裡我來解釋吧。
“其實,這還是機率問題。
“因為第一槍中彈的機率是1/6,而第二槍中彈的機率是1/5,依次類推。
“如果前一槍是空彈,那麼後面每一槍中彈的機率,都比前一槍要高。
“所以,一旦第一槍沒有選擇打自己,他就會陷入懊悔之中,就像是沉沒成本,會進一步影響他的判斷。
“也讓他後面的每一槍都更加猶豫。
“當他第二槍對準自己的時候,會在『沉沒成本』的驅使下,產生很多其他的想法,比如,這一槍比上一槍的中彈機率更高了,萬一這遊戲的設計者故意把子彈放在第二顆呢?
“站在理智的角度來看,他的這種擔憂是沒什麼道理的,根本不會對判斷局勢起到任何的幫助。
“但在倒計時5分鐘的生死抉擇中,人本來就很難保持理智,而這些微小的錯誤資訊,很容易干擾他的思維,讓他產生僥倖心理。
“因為下一槍繼續打無辜者,即便是空彈,他也還是不會受到傷害。
“第三槍也是同理,沉沒成本和機率的變化,將進一步影響他的決策。
“等到真的打完了前三槍,魏新建的頭被鐵塊給擠住,他陷入了巨大的懊悔之中,但這個時候,顯然一切都晚了。”
曹海川讚許地點了點頭:“沒錯,就是這樣。
“你講出了具體的機率,比我原本的想法更清楚一些。
“不過總的來說,我們的看法一致。”
但緊接著,蔡志遠又陷入了迷茫。
“可是,即便不考慮前三槍,只考慮後三槍的情況,只要他知道三門問題的答案,應該也能活下來。
“第四槍、第五槍打自己,第六槍打無辜者,他的頭最多再被機關擠一次,還是不一定會死。”
曹海川微微搖頭:“首先,魏新建不見得知道三門問題。
“他或許根本就搞不懂前後的機率變化,而第四槍的中槍機率提升,讓他更不敢對自己開槍。
“其次,『第五槍是空彈』這個訊息,根本就不是什麼設計者給他的憐憫,而恰恰是催命符。”
蔡志遠更加困惑:“怎麼說?”
曹海川指了指螢幕上的資訊:
“魏新建在第四槍的時候,猶豫了一下。
“為什麼他會在這個時候猶豫?我認為和第二槍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情況。
“不是機率問題。
“是魏新建產生了尋死的想法。”
眾人都有些詫異:“尋死?”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