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模仿犯

第37章 道歉

兩天後,早上。

“早啊。”

“早。”

付晨還是和往常一樣,幾乎是最早起床的一批人。

蔡志遠倒像是有些沒太睡好,畢竟作為一名程式設計師,身體常年處於亞健康狀態,本就是這些玩家中比較虛的。

此時他點了一份包子和豆漿,坐到付晨對面慢慢地吃著。

他似乎一直在思考什麼事情,吃了一會兒之後,對付晨說道:“你覺得之後的遊戲,還有可能出現類似於上一次『團體戰』的情況嗎?”

“團體戰?”

付晨沉思片刻:“你的這種說法倒是點醒了我,還真有這種可能。”

在之前的遊戲中,第17社群的12名玩家被分成了三個不同的組,分別進行了三場不同的遊戲。

而從結果上來看,每個玩家的收益,和本組的集體決策高度相關。

那麼,假設在進入遊戲之前,眾人就已經對此有所準備,並達成某種一致,就能夠在有限的遊戲時間內更好地展開協作,或者在與其他社群的玩家進行生死遊戲時,佔據一定的先機。

第3社群就是如此,也確實成為了比較難纏的對手。

蔡志遠點頭:“沒錯,我也是透過林律師他們那一組的情況想到的這一點。

“那四個第3社群的玩家,顯然在一開始就已經在社群內部達成一致意見,所以,陸心怡的臨場決斷即便看起來嚴重損害了另外三名玩家的利益,也仍舊得到了支援。

“這也是她騙過江荷的一個關鍵因素。

“而汪勇新那一組,由於事先缺乏互信,難以達成一致意見,所以才造成了分裂。

“雖然從結果上來看,汪勇新算是分裂的受益者,而江荷她們的損失也被林律師彌補,但下一次的遊戲如果是『獨狼沒有活路』的型別呢?

“我們還是得針對這種情況,提前做出準備。”

付晨認真地點頭:“有道理。”

之前江荷被騙,固然是因為她自己沒有想到這一層,但也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她下意識地認為第3社群的玩家也和第17社群一樣,剛到新世界不久、彼此之間還不可能形成特別緊密的互信關係,所以才去參與了這場遊戲。

如果一開始就意識到“第3社群可能是個黑店”,結局或許就會不同。

“但是,我們的情況和第3社群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第3社群,很可能提出了比我們更嚴苛的議案,比如,每次遊戲離場後,所有玩家賺到的籌碼完全平均分配。

“但我們社群的玩家不會接受這種議案。

“我們最多也就是在口頭上呼籲一下,讓大家下次遊戲分到同一組的時候,儘可能和同社群的人合作。

“但這種事情,即便我們不呼籲,大家也都知道。畢竟能和社群的熟人合作,誰還會去找外人呢?

“至於像第3社群那樣,確立一個或者幾個絕對的核心,在遊戲中其他人都要無條件地服從……

“感覺目前我們社群並沒有那樣的土壤。”

付晨又提出了新的問題。

蔡志遠已經吃完了早餐,用紙巾擦了擦嘴:“嗯,我明白。

“在不清楚下一場遊戲具體內容和規則的情況下,現在也確實很難做出什麼特別詳細的安排。

“不過我覺得至少有一點,可以先跟大家聊一聊,提前打個預防針。

“就是『自願參加』的情況。”

付晨愣了一下:“你是說,鼓勵大家自願參與遊戲?這恐怕有點難度。”

按照遊廊公佈的規則,遊戲選取玩家有兩種不同的機制,一種是強制參加,另一種則是自願參與。

蔡志遠解釋道:“目前還沒有遇到自願參與的情況,但既然遊廊規則中明確存在這種機制,那就必然會有問題:假設自願參與的人明顯多於遊戲所能容納的玩家數量,怎麼辦?

“我猜測,遊廊有可能會按照一定的規則去篩選。

“但不管按照什麼樣的規則篩選,有兩點可能是不會變的:

“第一,報名越早越容易被選中;

“第二,報名的人數越多,越容易被選中。

“所以,假設未來出現了某一場群體遊戲,已經從我們社群選了一些玩家強制參加,那麼,其他玩家就應該立刻報名自願參與,搶佔剩下的名額。”

付晨瞬間明白:“你是說,有點類似於遊戲中的‘非法組隊’?”

所謂非法組隊,是說在某些類似於大逃殺一類的遊戲中,遊戲本身不允許組隊,但許多玩家一起排隊進入同一局遊戲,並在遊戲中自發組隊來針對其他玩家,從而提升自己的獲勝機率。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