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遠稍微頓了頓,繼續說道:
“我們這個社群,也是同樣的道理。
“最糟糕的情況,就是整個社群分裂成6:6,形成兩個組織度都很高的小團體。
“那樣的話,我們等死就行了,社群會永無寧日。
“你想想,今天a團體去策反了b團體一個人,湊夠7票透過了一個議案;明天a團體又有人不高興叛變去了b團體,再次湊夠7票推翻了之前的議案。
“那這種內鬥就沒完沒了。”
付晨想了想:“那樣的話,只要建立一個穩固的7人團體不就行了嗎?”
蔡志遠搖頭:“不行,因為那是一個倒金字塔結構,會塌的!
“七個人壓迫五個人,這種多數人暴政在短期內或許可以維持,但你要知道,這七個人也不可能是鐵板一塊,內部同樣也會有分歧的。
“就比如說一家公司一共一千人,管理層700個人,幹活的300個人,你不覺得這是胡鬧嗎?
“這種公司即便存在,肯定也是臃腫低效、毫無競爭力的。
“實際上的穩定結構應該是一個正金字塔:
“一家公司裡只能有一個負責拍板的人,他直接管理幾個高管,這些高管又分別對應著幾十名中層,再透過這些中層去控制底層的員工。
“當然,我只是打個比方,這個比例並不準確,但道理是這樣的。
“所以,我們社群想要穩定,首先得有一個掌握權力核心的小團體,這個小團體可以是三個人、四個人、五個人,但絕對不能超過五個人,因為超了就會出現話語權分配的問題。
“如果一個所謂的小團體佔到了總數的一半,那還叫什麼小團體呢?
“而我們透過這個小團體,去針對性地捆綁剩下7個人中和我們理念相近、比較容易控制、不容易倒戈的2到4個人,這樣才能確保我們想要透過的議案一定能透過。
“總之,按照社群規則,我們必須有七票,但這七票絕不是權力均等的七票,因為一旦均等,它就不可能穩定。”
付晨很快理解了蔡志遠的說法,他沉默片刻:“所以,你說的這個小團體,其實就是你、我、李仁淑、曹警官,還有林律師。”
蔡志遠點頭:“是的。
“其實在拉林律師之前,我是猶豫過的。因為只能在他和汪勇新之間二選一。
“但最終還是隻能選擇林律師。
“因為任何一個有能力、有影響力的人,如果不被納入這個小團體,那麼出去之後,都有可能形成一個新的權力核心。
“我只能把汪勇新踢出去,因為他和我們的觀念差異最大。
“而且,從汪勇新的性格來看,他的生態位是領袖。我們這個小團體並不需要另一個領袖,所以我們和他之間是理念和結構的雙重矛盾。
“他確實很聰明,也很有能力,我也想過把他納入進來,但最終思考的結果是不行。
“林律師我看不太明白,但只要他無意成為領袖就可以吸納進來。此外,我本能地覺得,如果把他扔在外邊,他可能造成的破壞性要遠遠大於汪勇新。
“至於其他人,李仁淑是個很成熟也很理性的管理者,而曹警官的刑警身份可以給所有人安全感,他什麼都不需要做,就有足夠的影響力。
“所以你現在明白了嗎?如果我們納入了一個年長的醫生,他天然就帶有極強的話語權,就像曹警官一樣,這是年齡和職業決定的。
“那時候,你打算把五個人裡的誰踢出去?
“我們兩個自己被踢出去嗎?你要是真這麼想的話,我倒是也沒意見。
“我也可以選擇去輔佐汪勇新變成第二個核心,反正對我來說,雖然這不是最優選擇,但也區別不大。
“總之,不管是這個醫生不被納入,或是我們中的任何一個人被踢出去,都有可能和汪勇新以及其他人形成新的權力核心,最糟糕的情況是,我們社群會分裂成6:6的兩個群體,內鬥永無寧日。
“但如果我們找的是一個年輕的醫生,一個和我們觀念接近、容易控制的醫生,我們的社群結構會更加穩固。
“所以,我們實際上只有一種選擇,那就是年輕的男醫生,最好是思想比較簡單的那種。
“至於他的醫療技術到底如何……目前來說確實是夠用就行,當然,外科最好。”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