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模仿犯

第135章 再分配遊戲

林思之從書桌抽屜中拿出策劃書。

從頭到尾翻看一遍,發現這次的設計邀請自由度相當高,並沒有給出太多限制,也沒有非常明顯的設計導向。

“也就是說,這次遊廊想要的,是一款類似於『血液撲克』的遊戲。

“但限制更少,模仿犯發揮的空間更大。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要明確加入『社群對抗』的環節。”

對於林思之來說,遊廊的意圖不難猜到。

這次的遊戲邀請可以同樣視為『分配類』,也就是主要用於分配簽證時間,不需要設計致死陷阱。

從策劃書的格式上也能看出來。

『篩選類』遊戲是會要求模仿犯填寫預期死亡率的,而『分配類』遊戲則完全沒有類似要求。

而在相關的道具列表上,也不存在任何能致人死地的武器。

但相較於『血液撲克』,這次的設計要求顯然有所變化。

因為『血液撲克』是第一次分配簽證時間,所以並不需要設計太多的懲罰措施。

即便玩家採取了較為愚蠢的策略,或者在遊戲中被騙,也不至於有過於嚴重的損失。

大家都能賺一些簽證時間,無非是多和少的區別。

但這次的關鍵詞是『再分配』。

這也就意味著,可以加入一些更為嚴厲的懲罰機制,比如:在遊戲中失敗時,額外扣除大量簽證時間。

至於『社群對抗』這個關鍵詞,也是情理之中。

因為社群才剛剛更新了可以在遊戲內更換社群成員的規則,這意味著新世界中社群的重組和演化速度將會明顯加快。

這次的遊戲,或許就是一次預演。

那些能夠促使玩家在遊戲中更換社群成員的方案,必然會被優先採納。

當然,這次的遊戲再怎麼設計,也不太可能出現社群內部人員的大規模洗牌。

畢竟大部分玩家在社群生活這麼久了,只要不是過得太差,都很難真的下定決心前往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

即便出現換人的情況,應該也不會太多。

但這次的遊戲也必然進一步激化社群中原有的矛盾,擴大裂痕。

認真考慮之後,林思之將策劃書重新放了回去。

他決定放棄這次遊戲的設計。

這次的遊戲邀請並不存在必須參加的理由,也無關其他人的生死。

即便所有玩家都要強制參與,林思之也要參與其中,但即便失敗也無非是被扣除簽證時間,這對於他而言並不是什麼嚴重的問題。

當然,這些都只是次要的原因。

主要的原因在於,林思之想要看到更多其他模仿犯的設計。

對於模仿犯來說,儘可能摸清遊廊的規則並讓自己的遊戲入選固然重要,但在這件事情已經得到初步推進之後,也得考慮另一個問題:

自己未來最可能出現的敵人會是誰?

聰明的玩家嗎?

他們當然也可能對模仿犯構成威脅,但在遊廊的規則下,雙方的地位完全不對等,在二者的對決中,模仿犯將掌握絕對的主動權。

在當前的遊廊規則之下,能夠對一個模仿犯產生最大威脅的,大機率是另一個模仿犯。

但此時就產生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

模仿犯設計的遊戲越多,就越容易暴露。

因為模仿犯設計的遊戲也多多少少會展現出他的知識結構或者主觀意圖。

如果真的發生模仿犯之間的對決,那麼排在第一位的很可能不是設計遊戲的能力,而是資訊差。

如果兩個模仿犯,一個先知道了另一個的存在,就會掌握絕對的主動權。

不論是針對性地做出算計對方的生死遊戲,又或者是被拉入對方設計的遊戲後尋求自保,都會更加遊刃有餘。

所以,林思之決定用這次機會,進一步觀察一下游廊中的其他模仿犯,這可能會影響他之後的某些決定。

“有時候,去體驗一下其他模仿犯的遊戲,也未嘗不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

……

兩天後。

第17社群的全部成員都聚集在大廳中,有的在看書,有的乾脆直接盯著大螢幕,默默等待。

因為大家都知道,從時間上來說,遊廊大機率要開啟了。

果然,在有些令人煩躁的等待過後,大螢幕上出現了新的廣播。

【各位玩家,早上好!】

【『遊廊』將在1小時後開啟。】

【本次遊戲名稱為『財閥國度』,遊戲目標為『簽證時間再分配』與『社群對抗』,新世界全體玩家強制參加。】

【社群內部可自由結為4人小組參與遊戲,每局遊戲中總計有3個社群的12名玩家參與。】

【請各位玩家做好準備。】

而後,大螢幕上出現一小時倒計時。

59:59

59:58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