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第一天的夏婉俞手忙腳亂地忙的團團轉,當天晚飯都沒做,直接就回了孃家。
江忱連著哄了好幾天,承諾會承擔大部分家務,這才將夏婉俞哄了回去。
他又想起了季知曉,前世,季知曉將家裡家外照顧的很好,她好像是那種很會做家務的,適合家庭的女人,何不讓她回來呢?
於是,今天在陳校長家看到季知曉,除了生氣以外,江忱還想讓季知曉回去。
一下樓,他就跟夏婉俞商量了一下,在得到夏婉俞的同意後,江忱才叫住了季知曉。
沒想到季知曉竟然拒絕了。
胃部隱隱作痛,最近中午總是在食堂打的飯菜,晚上也因為婉俞不想做飯,由他動手做一桌賣相味道都很一般的飯菜,胃已經發出抗議。
前世,都是季知曉準備好營養餐食給他送到學校的。
想到此,江忱的情緒便有些不好,“你就不能暫時做一下嗎?我也不是在幫忙一起做?”
“幫忙?江忱,那是你家,是你媽,照顧你媽,你只需要‘幫忙’就可以了嗎?我不是才應該是‘幫忙’的那個人嗎?”夏婉俞不悅地看著江忱,冷冷甩下一句:“這幾天我回娘娘家住,你自己冷靜一下。”
夏婉俞說完,抬腿就走。
江忱忙追上去:“婉俞,對不起,是我說錯話了,是你幫我,不是我幫你。”
夏婉俞理都沒理江忱,繼續往前走。
江忱跟在後面,好話說了一大筐,終於將人哄了回去。
季知曉並不關心江忱跟夏婉俞,她直接去了火車站買好了火車票。
晚上照常擺攤。
翌日,天矇矇亮,季知曉就退了招待所的房間,趕往火車站。
七點十分的火車,六點半季知曉就到了火車站,好在有農場小屋,不至於大包小包地趕火車,也不用擔心身上的錢被扒手摸了。
一天一夜的車程,季知曉在畦田縣下了車。
畦田縣下車後,搭車到西和鎮,又在西河鎮坐牛車到了九里村。
這時候的季知曉,背上已經背了揹簍,那些東西不能是憑白變出來的,那樣豈不是引人懷疑?
趕牛車的大叔每天都會來一趟鎮上,有時候會拉人,有時候會給生產隊拉糧。
大叔瞧著季知曉面生,便問道:“小姑娘,看你面生,是去九里村找哪家的?”
“我找我姐姐,我姐姐叫馮小曼。”季知曉坐在牛車上搖搖晃晃的,接著說道:“她是前幾年下鄉的知青,後來嫁給了你們村的……”
季知曉卡殼了一下,這些記憶都是來自前世的,關於馮姐姐的丈夫的名字,還真有點記不得了。
馮姐姐是嫂子的妹妹,早些年下鄉做知青,後來嫁給了當地的男人,季家出事以後,哥哥嫂嫂不忍心才四歲的兒子一起下放吃苦,於是託人將兒子送到了妹妹馮小曼家裡。
季知曉當時是不同意的,她認為,自己也可以照顧小侄子,但家裡人都不同意,覺得她一個未婚的小姑娘,帶著侄子嫁人要被戳脊梁骨,怕她過得不好,所以,寧願將孩子送往鄉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