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死的胡楊樹旁,科考隊員們聽了秦遠的話,振奮異常。
彭+木看了不遠處的運-5,又寶貝似的喝下兩支葡萄糖,只想儘快休養好身體。
有了生產線,就等米下鍋了,找到鉀鹽更加責任重大,糧食增產的緊迫重擔壓在肩頭。
他此時的心思早已飛到羅布泊那片鹽湖上。
“這位同志,我們身體沒什麼大礙,在飛機上也能休息的,請現在就帶我們去找羅布泊鉀鹽吧。”彭+木迫不及待說。
秦遠擰開水桶蓋子,一一給眾人倒水喝,又安撫說道:
“磨刀不誤砍柴工,先別急,光靠一架飛機不保險,回頭再多調兩架飛機過來。
只要能找到鉀鹽,國家便會在偌羌縣建一家大型鉀肥廠,乾涸鹽湖邊暗沼澤多,謹慎些總是好的。”
他描述的美好願景,讓科考隊員們期待極了,尤其是阿扎提幾個本地人,便是家住偌羌縣,更是渾身充滿幹勁。
找到鉀鹽,大鉀肥廠就會落戶家鄉,鄉親們的苦日子會改善很多,嗯...他們本人也會有好前途...
科考隊員們小口小口地喝著水,眼裡亮著光。
運-5小飛機最大航程有限,秦遠吩咐小張回飛機拍電報,傳送此地座標,求支援。
而他本人則跟科考隊員借個小鐵鍬,向著不遠處走去。
那邊鐵褐色的荒草間,點綴著幾點墨綠。
走到近前,秦遠找到那幾簇變異的橡膠草,正開著小黃花,數了數,總共有12株,長得甚是喜人。
秦遠目露笑意,二話不說,開挖。
挖了一會兒,身體休養差不多的彭+木湊了過來。
看著秦遠連著土挖出的橡膠草,彭+木好奇問道:
“這是毛子蒲公英?秦領導,你對這個感興趣?”
秦遠小心挖出最後一株橡膠草,放到身旁收納箱裡,打算之後悄摸收到儲物空間。
“有興趣的。”秦遠點點頭,整理好12株橡膠草,笑問,“彭專家對這東西很熟悉嗎?”
彭加木笑著回道:
“還算熟悉,這是本地一種普通野草,也叫泡泡糖草,小孩會把它們根莖當泡泡糖嚼。
因為它的根莖能提取天然橡膠,又耐寒,毛子二戰時曾大規模種植過,據說40年代產量能抵全國橡膠需求的30%,頗為可觀。
幾年前,他們專家援華時,還指導我們種植過橡膠草,可惜後來撤援,橡膠草種植專案不了了之。
國家橡膠缺口大,目前重心還是在橡膠樹培育上。
畢竟橡膠草產量低,即使蘇聯有成熟的種植技術,每畝產膠也才15公斤,遠不如橡膠樹每畝70公斤的產量。”
頓了頓,他詫異剝開一株包裹橡膠草的泥土,露出裡面肥大根莖,疑惑說道:
“咦,這幾株橡膠草的根莖如此肥碩,而且在鹽鹼地裡,還長的這麼好,品種優異。
難道秦領導想培育它們?”
秦遠沒藏著掖著,笑著點頭承認。
記得前世,國家培育出適應鹽鹼地種植的橡膠草,畝產25公斤,產量相當可觀。
而眼前這12株變異的橡膠草,也有這方面的潛力,如今國內5億畝鹽鹼地,算是廢地利用。
如果利用這12株橡膠草,培育出類似前世的品種,前景相當可觀。
嗯...種植這東西挺耗費人工,放在當下不是問題。
太陽正烈,秦遠收好變異橡膠草,帶著科考隊成員回機艙躲避暴曬。
等了大約兩小時,又有兩架飛機過來幫忙。
隨後三架飛機護送科考隊員,前往羅布泊鹽湖...
彭+木專家挺厲害,有多架飛機運輸物資全力支援,這位帶著科考隊員在這一連勘察三天。
成功找到鉀鹽,並大概測算出儲量,僅裸露的鉀鹽礦,便遠超千萬噸。
裝置、鉀鹽一樣不缺,然後國家機器全力運轉,鉀肥廠的建設進入快車道...
。
5月27日,偌羌縣下了一場小雨,天朗氣清。
近400噸裝置已然運到這個小縣城,田部長也跟了過來。
中午,縣招待所,秦遠隨田部長坐在一張小桌旁,一起享用XJ的特色美食。
很有嚼勁的饢+面片湯,再來個缸子肉,兩人吃的香噴噴。
吃飯間,秦遠拿出這兩天寫好的報告,放到田部長面前,說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