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六零,我能獲得寶藏情報

第44章 回家過年

說話間,溼潤的米漿從磨口湧出,王保財趕緊拿盆接住。

不遠處的石臼旁,秦三柱拿著洗乾淨的藕,不緊不慢地擦成蓉。

一旁,王大全嘴裡抽著用紙卷的旱菸,羨慕說道:

“三柱,過年也就你家敢吃炸圓子,阿遠這孩子真是出息了啊。”

生產隊剛從公社領了棉油,雖說年景好了,分量比往年多了不少。

但每戶基本也就分個3斤5兩,吃一年,真要用來炸圓子,今年日子甭過了。

秦三柱聽得一陣自豪,連擦藕的動作都快上幾分,笑道:

“藕擦成蓉,加肉餡、生粉,剁點泡發的粉條,擠成圓子,掛糊一炸,香噴噴的口感好,那臭小子就好這一口。

我多炸點,今兒大年夜,老隊長待會拿點回去。”

也就過年生產隊殺年豬,每家才能分到2斤豬肉,平時沒有。

平時生產隊養的豬,要是病死、摔死,公社會派人下來查的。

王大全聽得嚥了咽口水,沒拒絕,笑著說道:

“行,那我就不客氣,根寶和他爸,前幾天弄了幾斤魚籽,待會我去拿點過來,你煎一煎,味不錯。”

“魚籽好,阿遠喜歡吃這個。”秦三柱笑呵呵道。

王大全看了眼天色,出聲說道:

“我聽說城裡今天放假,這快晌午了,阿遠那孩子也該回來了吧?”

倆老頭談話間,忽聽守在村口的秦小霞傳來一聲喊。

“小叔,你回來啦!”

村口,秦遠停下車子,看著蹲坐在路旁的小侄女,詫異問道:

“小霞,大冷天的,怎麼坐這啊?”

秦小霞嘻嘻一笑,脆聲說道:

“我猜到小叔今天要回來,在這等你,小叔,我考試又得獎狀啦。”

說罷,她從身上掏出一張“五好學生”獎狀,舉給秦遠看。

當下沒有小學六年級,13歲的秦小霞在鎮裡讀初一。

紅河鎮靠近市裡,又是3萬人口的大鎮子。

不僅有初中,連高中也有,教育水平還是不錯的。

本來,秦遠還想把小侄女弄到城裡讀書,但細一想,又放棄了。

城裡讀書要城市戶口,不好辦。

而且真要搞成城裡戶口,小侄女三年後就得上山下鄉,也不安全。

秦遠看著小侄女滿是補丁的花棉襖,摸摸她的腦袋,誇讚道:

“小霞真厲害,小叔從城裡帶了布和棉花,回頭讓奶奶做一身新衣裳。

對了,上次來的藍藍姐姐,也有禮物送給你。”

他邊說,邊從包裡拿出一雙粉色手套,給小侄女套上。

秦小霞舉著毛線手套,臉上滿是雀躍之色,欣喜說道:

“我屬牛,手套上也繡著小白牛,藍藍小嬸嬸好厲害!”

秦遠聽得暗暗翻了個白眼,倒是沒糾正。

跟著小侄女回到家,發現家裡聚了不少人,都站起身,目光熱切地望著自己。

秦遠笑著衝眾人點點頭。

而王根寶直接撂下磨,興沖沖地跑過來。

看得王保財臉色一陣發黑,不過,很快他也湊了過來。

曉得王根寶抽菸,秦遠悄悄塞給他一包好煙,樂的這貨跟偷雞的狐狸一樣,緊緊捂住煙,藏進懷裡。

眾人看著秦遠後座拖的大包小包口袋,眼睛都看直了。

王保財吞了吞口水,好奇問道:

“阿遠,你這後座拉的是什麼啊,乖乖,好大分量。”

秦遠沒藏著掖著,支好車子,微笑說道:

“也就看著嚇人,主要是兩袋棉花,一些布料,過年拿回來給家裡人做身衣服。

此外還有一些山貨蘑菇,不是什麼值錢東西。”

“這麼些布和棉花,都夠做一床新被子的,拿它當彩禮,一準能娶房媳婦。”王保財羨慕說道。

“嘁,保財叔可真會說笑。”王根寶聽得直撇嘴,嗤笑道,“我遠哥娶媳婦還用彩禮?

咱公社大姑娘,不知多少想上趕著嫁給我遠哥。”

“這話在理,嫁給阿遠,那就是城市戶口了。”

有社員立馬跟著附和一句,他眼尖,鼻子靈,發現油簍和糯米,眼睛瞪圓道:

“這油簍裡裝的是菜油吧,真香啊,比棉油好吃啊,還有這糯米,這...這一袋得有20斤吧。”

油簍子用竹子編,裡面糊上紙,再刷上桐油,有蓋,不會漏,也不會撒。

家裡估計待會還會來人,菜油、糯米過年都要用到,秦遠大大方方點頭回道:

“是菜油和糯米。”

王保財兩眼一陣放光,搓著手,目光火熱道:

“阿遠,三柱哥說你愛吃魚,我家那臭小子昨天逮到2條松江鱸。

這魚美味,聽說以前還上貢給皇帝吃呢,能用這倆魚,跟你換1斤糯米嗎?”

松江鱸確實鮮美,野生的後世好像吃不到了,秦遠點點頭,笑著回道:

“保財叔開口,我肯定換。”

“誒,謝謝阿遠,我這就回家拿魚。”王保財一陣欣喜,興沖沖往家跑。

其他社員一陣沸騰。

“松江鱸,我家也有的。”

“大黑魚能換嗎...”

瞧著熱鬧的人群,秦遠把一袋糯米丟給秦三柱,家長裡短,老爹來應付。

秦三柱抱著糯米袋,朗聲說道:

“這糯米,大家可以少少換一點,我們自己也要留一些。

後山廟裡張道長義診回來了,那是我兒子的師父,阿遠要留些糯米,來孝敬師父。”

秦遠聽的眼前一亮,當即問道:

“道長師父他什麼時候回來的?”

“小年夜,祭灶神那天回來的。”秦三柱出聲說道,“阿遠,下午我做點好吃的,你給張道長送去。”

“嗯,爸弄豐盛一點。”秦遠點頭回道,“多做點香煎餈粑,道長師父愛吃這個。”

“我做餈粑一絕,放心吧,根寶,來幫我推一下磨。”

“誒,三柱叔推磨交給我!”

臨近傍晚,暖陽掛在西邊,像個鹹鴨黃。

山裡小廟也貼上了春聯:

去年門前貼桃符,今年門上換新顏。

秦遠提著一籃美食,輕輕推開小廟的門。

廟裡靜悄悄的,只有陣陣有節奏的切菜聲。

秦遠笑著來到廟裡的小廚房,總算見著道長師父。

張道長身材高大,穿著一身漿洗的發白的道袍,身子硬朗。

快70的人,看著頂多50多歲,沒有白頭髮,臉色紅潤,兩眼有神。

他瞧見秦遠,上下打量了秦遠一眼,笑道:

“臉上血色多了不少,看來我給開的那藥方,你一直沒落下。”

秦遠把籃子放到桌上,臉上帶著好奇,微笑回道:

“那藥方很管用,我聽說這還是簡化過的,原藥方功效更大,師父你知道原藥方嗎?”

“呦,遇到高人了。”

張道長沒有隱瞞,朗聲說道:“原藥方我當然知道,據說這是咱們祖師傳下的。

不僅能調養身體,還能延緩衰老、延年益壽呢。”

張道長出身武當,祖師自然是那位活了143歲的三豐道長。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