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帝

第68章 遭逐之人

事情很順利,楊奉恭敬地鞠躬,退後。

太后終於將目光轉到皇帝身上,“王美人覺得你熬不過接下來的混亂,寧可讓你遠離帝位,你自己怎麼想?”

“我相信母親。”韓孺子說。

“王美人覺得你還有機會重新稱帝,但我要告訴你,這不可能,我與崔家無論誰勝誰負,都不會讓一名廢帝重新登基。”

“我並無奢求。”

太后慵懶地揮揮手,表示皇帝可以退下了。

韓孺子轉身要走,又停下來,“我能提幾個問題嗎?”

太后點下頭。

“景耀到底是誰的人?”

“你就要退位了,還關心這種事?”

“心裡有疑惑,憋得慌。”

太后不屑地冷笑一聲,“景耀當然是我的人,他以中司監之職掌管寶璽,在太監的權勢上已經到頂了,投靠皇太妃還能得到什麼好處?知道皇太妃的陰謀之後,他一直想通知我,卻被左吉隔絕在外,只好虛與委蛇,宰相殷無害能逃出勤政殿,以及官兵能進宮,他都有功勞。”

“如此說來,我送劍出宮倒是多此一舉了。”

“那倒不是,景耀忠於我,可他不敢輕舉妄動,再等下去,逆賊很可能真會動手殺我。”

“羅煥章真是個奇怪的人。”在所有謀逆者當中,韓孺子對這位國史師傅最感不可理解,“一會要造反,一會又投降,一會說殺死太后和皇帝也沒用,外面的大臣會立刻選立新帝,一會又一會阻止謀逆者動手殺人,說是不想天下大亂。”

太后向楊奉點下頭,讓他給皇帝解釋。

楊奉此前不在宮內,對羅煥章卻十分了解,躬身道:“羅煥章乃天下名儒,自以為在替天下蒼生請命,沒有人比他的立場更堅定,遺憾的是眼高手低。這種人開始時鬥志昂揚,一旦發現事情與預料得不一樣,又會大失所望,對他來說,事情要麼一舉而成,要麼甘心認命,沒有別的選擇。一舉而成的時候,弒君在他看來只是小亂,於事無補;甘心認命的時候,小亂在他眼裡變成了大亂,所以他要阻止。”

“開始時鬥志昂揚,不順時甘心認命……”韓孺子看著楊奉,覺得這些話是在提醒自己。

楊奉跟自己沒關係了,韓孺子甩掉這個念頭,“我退位之後,要讓東海王當皇帝嗎?”

楊奉沒有回答。

韓孺子又問道:“崔宏掌握了南軍,東海王稱帝,太后怎麼可能打敗崔家呢?”

楊奉做出請的姿勢,“陛下知道的夠多了。”

韓孺子突然跪下,向太后磕了個頭,起身道:“謝謝。”

韓孺子出屋,太后說:“讓他出宮或許是個錯誤,這小子在威脅我,讓我好好照顧他的母親呢。”

楊奉鞠躬,“他的威脅不足為懼。”停頓片刻,他又道:“太后真的要讓我也出宮?”

“引崔宏入京,是你犯下的重罪,逐你出宮已是最輕的處罰,況且,宮裡已沒有你可以效忠之人,出宮去抓你的望氣者吧。”

楊奉也跪下磕了一個頭,“請允許我在太后面前說一句狂言:當初是我將孺子接入宮內,我若出宮,必會不遺餘力將他再送回來。”

“好啊。”太后打了一個哈欠。

楊奉起身退出房間。

太后獨自坐了一會,伸手在几案上敲了兩下。

孟氏兄妹從另一間暖閣裡走出來。

“你們沒抓到淳于梟?”太后問。

孟徹上前一步,“孟娥瞧出前方有詐,執意回宮,結果宮中真的生變。”

這是宰相殷無害沒有提起也不知道的一件事,大批官兵殺死了守門的刀客,慈順宮裡的刀客卻是被侍衛殺死的,因此羅煥章的勸說才更容易生效,因此步蘅如才沒敢動手殺人,最後還跪地求饒。

“你妹妹急著趕回來,要救的人不是我,而是皇帝。”太后盯著孟娥,“你早就向皇帝效忠了吧,這是你一個人的決定,還是你們兄妹二人的共同想法?”

孟娥立刻跪下,“是我一個人的決定,哥哥完全不知情。”

孟徹露出驚訝之色,隨後嘆了口氣,他早就看出苗頭,沒想到妹妹真的做了。

“既然如此,妹妹出宮,哥哥留下。”太后揮手,命兩人離開。

孟娥也磕了一個頭,孟徹欲言又止,現在不是向太后進言的時候。

屋子裡真的只剩下一個人,太后疲倦不堪,莫名其妙地想起一句話,喃喃道:“朕乃孤家寡人。”

這些句話給她帶來某種神奇的力量,她已做好準備,要掀起更多的腥風血雨。

(本卷結束)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