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大哥喝醉吐露心聲以後,聽著他言語之間的怨恨,懵逼之後就是嘲弄。
爸媽對大哥這麼好,他們兩口子都一肚子怨言。明明他們是佔好處最多的,為什麼還一肚子怨氣?
讓他十分想不通。
但昨天媳婦突然出差回來,岳父岳母對著她一陣噓寒問暖,又為她做了一桌子好吃好喝的接風洗塵。
但媳婦吃到不合口的張嘴就挑剔,岳父母不但不生氣,趕緊把那一盤菜挪遠一些。
他作為旁觀者,感覺岳父母對媳婦太寵愛,也太縱容了。但這事在媳婦眼裡,對岳父母的行為表現的非常理所當然。
好像爸媽對她的好都是應該的。
直到那時,他突然醒悟,他們所有的感受,全都是站在子女的角度上,接受爸媽的對自己的好。
但凡他們哪裡做的不好,首先冒出來的不是體諒而是生氣。
這種認知是長期養成的習慣。
岳父母只有媳婦一個女兒,兩人把全部的愛都給了她。
反觀他媳婦,從出生到現在,接受這一切早就成了習慣。
推己及人,他和大哥幾個也都是站在子女的角度,理所當然的接受父母的好。
卻從來沒想過,爸媽只有兩個人,而他們有兄妹六人,再怎麼分配,也做不到均衡。
他們幾個都有各種各樣的不滿和怨恨,只覺得自己吃虧,卻從來沒想過反饋爸媽。
意識到這一點時,他感覺整個人有點沉悶,特別不舒服。
這些年他渾渾噩噩一直跟大哥爭搶,跟老三比較。卻從來沒有體諒過爸媽的辛苦,賺錢的不易。
作為一個混吃等死,一心等著啃老的混子,竟然也能有醒悟的一刻。
他是兄弟幾人裡學問最差的,讀書最少的,也是最調皮搗蛋的一個。
他以為自己這輩子,肯定就這麼渾渾噩噩的過下去了。
沒想到也有長點腦子的一天。
但他現在,要錢沒錢,要能力沒能力,長期以往的習慣,依舊幻想著能不勞而獲。
不怪媽看到他們就惱火,到底他們自己不爭氣。
張建國沒想到老二突然會說這些,懵懵的看著他,“你什麼意思?”
“能有什麼意思?就是突然覺得媽養咱們幾個不容易。”老二扯了下嘴角,低沉的開口。
張建國一噎,皺著眉頭盯著他,隱在鏡片後的眼睛變幻莫測,
“那你想怎麼做?”
“我能怎麼做,媽罵的沒錯,我雖然娶了媳婦,但跟上門女婿沒區別,吃住都靠著媳婦,沒錢沒本事。
以前我一直認為,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現在看看,確實不務正業。”
老二說著,抬頭看著老大,自嘲一笑。
張建國雖然不知道他突然冒這一出是什麼意思,但老二畢竟跟老三不同,他背後靠著王廠長,
“你別這麼想,你能遇上王家,是你的造化……有時候,運氣和家事比努力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