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那珍妃卻不一樣,兩江總督之女,別說是她,就連蕭家也不敢輕舉妄動。
胡鳶皺了眉,冷聲道:“你待如何?”
胡欣開口道:“姐姐就是太好說話了,這才讓人欺負到了頭上來。以前人少倒是無妨,現在後宮人多了,姐姐這皇后的規矩該立起來了。”
“你是說,皇后突然下了令,要求後宮嬪妃,每日去同她請安?”
蕭太后皺了眉:“哀家前腳才通知承乾宮不必請安,後腳她就下這樣的令,是在打哀家的臉麼?!”
洪嬤嬤低聲道:“奴婢覺得,倒也不是。畢竟依著規矩,是眾嬪妃給皇后娘娘請安,而皇后給太后您請安的。”
蕭太后聞言一愣,揉了揉眉間道:“以往後宮就那麼些人,哀家倒是將這事兒給忘了。但即便如此,她也有些過了,畢竟哀家才令她不得去尋珍妃的麻煩!”
洪嬤嬤輕嘆了口氣:“皇后娘娘只是氣不過吧。畢竟她嫁給陛下,已經整整四年了。陛下莫說是寵幸,就連她的房中都沒去過。”
聽得這話,蕭太后皺了皺眉,沉默了一會兒道:“罷了,隨她去吧,但看著她一些,別傷了哀家的皇孫。”
這才寵幸了一回,皇孫都出來了。
洪嬤嬤聞言連忙應了一聲是。
話音剛落下,外間宮人就來通報,說是寧王來了。
一聽到李珩的名字,蕭太后就覺得自己頭疼,早知道她這個小兒子會厲害到那般地步,她當初說什麼也不會讓蕭家傾盡全力培養他。
但如今說什麼也來不及了,根本無人能攔住他。
於是蕭太后也只能開口道:“讓他進來吧。”
李珩抬腳入了大殿,拱手行禮:“兒臣見過母后。”
蕭太后看著他:“又並無外人,你今日突然這般守規矩做什麼?”
“因為兒臣有事要求母后。”
李珩徑直在一旁坐下,看著她道:“皇兄寵幸後宮嬪妃的事兒,兒臣已經知道了。”
這不廢話麼?
他與李瀛共感,怎麼可能不知。
蕭太后當即皺了眉:“珍妃可不是那個盲女,你不能……”
“母后這般緊張做什麼?”
李珩淡淡開口道:“兒臣只是突然想明白了,這麼多年過去,皇兄已經開始放下過往寵幸後宮,兒子守著個牌位過日子,實在也不像話,所以兒臣來是讓母后給兒臣尋個王妃。”
按理來說,李珩是蕭太后的兒子,聽得兒子願意成家,身為母后的她,應該高興才是。
確切的說,任何一個親生母親,聽得這話都應該高興。
然而蕭太后卻深深皺了眉,冷聲道:“不行!你與陛下共感,不得干擾了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