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車站大門出來,我們繼續走路往西北方向,大約走了兩公里,在路邊就見到了一個工廠大門。
“定縣葛根飲料廠!”
敲開了大門,問了一下二哥,東明在不在?
我們到了,我二哥所在的宿舍!
“二哥,最近忙不忙?”
李東明:“沒什麼生意?員工都準備回家過年了!你看這宿舍原來住六個人的,就兩個人留守,你們吃飯了沒有?”
我搖搖頭:“剛剛在南門街那裡下車,這是小汪,你也認識,另外,這位是張自河張大哥,是我在申城的房東!”
張自河:“不不不,我已經不是什麼房東了,我只是他的朋友,這次接到他家裡的電話,所以我陪他一起回來!”
李東明:“申城離我們這裡太遠了,本來我家裡是不想告訴你的,來回一趟也要費很多錢,那是你大哥說,畢竟是父親不在了,還是告訴你一聲,到時候你是回來還是不回來就看你的意思!”
“畢竟你的工作也是很重要的,而且離家那麼遠,肯定很辛苦啊!”
之後我二哥李東明安排了飯菜,晚上大家都早早的睡下,畢竟坐了那麼久的車,還有飛機,大家的精神頭都不太好,於是就睡覺了。
第二天,張大哥拿出了6000塊錢,3000給了小汪,3000給了我!
我心裡面還是有點不好意思,因為我在申城這段時間基本上沒掙到什麼錢,所有錢基本都壓到了股票上面,也不知道歷史會不會改變,1996年的兩隻神奇股票蘇物貿與新大洲,到底會有什麼樣表現?
歷史上,有一個莊家拿著幾億元資金入市炒高蘇物貿,蘇物貿94年5.11元上市,之後在3塊4塊之間跳動。
股價最終飆升到了37.8塊錢左右,直接就升了接近十倍!
杏花村三座大山之間一條斜長的谷地,兩條小河從東北,從東南流經村子腳下交匯,然後又向西北而去,最終,滇中的這條小河會慢慢的匯入支流,支流向北,百多公里外匯入了金沙江。
客車停在14公里碑處,公路沿半山坡向西北而去,山腳的谷地裡,那是綠油油的蠶豆苗,穿過谷地就是一條小河,小河上一塊30公分厚巨型木板橋,過了橋就是一級級的石頭臺階,約50米,然後呢就是村子裡的大曬場,到了這裡就可以看到我家的房子,在三棟房子的後面,高高的立著。
沒錯,到1996為止,我們家的房子仍然是我們村唯一的一棟三層樓!除了側牆後牆是四方土磚建築外,正面窗戶,隔斷全部都是用木材裝飾。
大院裡的三根頂樑柱直徑足有30公分,他下面的石柱臺階都有一米五高,這房子是我爺爺那輩60年代建造的!
在抗戰時期,我爺爺是滇軍60軍的一名戰士!後期受傷之後,1941年轉到了春城巫家壩機場工作!1948年31歲退伍回鄉務農。
“哥,你回來啦?”
院子外,13歲的妹妹身上揹著一籃子豬草,小手裡的一根木頭長鞭,趕兩大一小兩三隻水牛。
她把籃子放在院門口:“哥哥,你等我,我把牛關起來之後,馬上就回來!”
100米外有個大牛棚,牛棚二樓放滿了水稻草,還有海量幹樹葉子,每過一星期,會在豬圈和牛圈裡面鋪一層樹葉做肥料。邊上是我叔叔家和我家的豬圈。
小汪已經在縣城和我分開了,我帶著張大哥開啟了被風吹得斑駁的舊對聯的廚房門。
“進來隨便坐,我們這裡是山區,是農村,灰塵煙火比較大,你看牆都是黑乎乎的!”
“哎呀,沒什麼,我見過的!”大哥拉過一個竹凳坐下。
廚房一側靠牆是兩口大鍋,大鍋下面是有磚石砌的連體灶。
一個鍋煮豬食,另外一個大鍋蒸米飯。靠視窗的另一邊牆有個四方形火塘,上面架了圓形的水壺架!
門後面是一個石頭做的大水缸,長一米五,高一米,石頭做的水缸可以保證夏天的水很涼快!
另外靠牆有一個長方形一米五長的碗櫃!
牆上的釘子上掛有挑水的擔子,籃子揹帶,還有鐮刀插在磚縫中。
我的家就是這樣的,帶著深深的鄉土氣息,擁有遙遠而古老的傳承習慣,濃濃的煙火氣息中,掘將的得帶著我們家鄉人的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