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2月4日,這是個大日子。
我二叔家要殺豬,所以我準備帶張自河去放牛。
一頭老母牛,一頭壯年公牛,兩頭三歲小牛,還有一隻一歲半小牛!
至於殺豬?我這讀高中的大文化人,叔叔輩就不讓我碰了,說我的手是寫字的手,沾血不吉利!
好吧!今天我們是放牛倌!
“今天去哪兒放牛?”
“不知道!”
“不知道?不知道怎麼放?”
我解釋了,現在是12:30,得先趕牛去山後小水庫裡喝水,泡水,至少一小時,然後呢再趕牛上山吃草!
而且放牛小夥伴們太多,得分散開去不同的山才行。
“先喂水之後再看看吧!”
“泡泡。。。泡泡!!!”
“高止。。。。高止。。。”
老張一臉黑線!
這是動物語言嗎?
“雕雕則。。。呢怕是,招呼呢。。。。”
“東海,在說什麼鬼話?”
我一聽:“鬼話?可不是鬼話,我在趕牛啊,正在跟牛說話啊。。”
“可是我一點不懂啊?”
“這個是滇中少數民族語言,你聽不懂正常!可牛已經聽了上百年了,它們聽清楚了!”
“泡泡就是向右拐的意思!雕雕則是慢點走,別急的意思!”
“哦,這樣子啊。”
我們的牛已經趕到村東頭梁橋河灣這裡,五隻牛全都下河喝水,泡水去了。
“咦,這橋有些年代了,道光十二年建,原來是古建築,東海,旁邊那棟房子又是什麼呀?”
“小學,我以前讀書的小學。”
“小學?怎麼看著像道觀呢。”
我解釋;“西南解放之前就是個道觀,依山傍水,大殿和六個偏廳,後來60年代就改成了我們村的小學,我的一二年級就在這裡。。。”
“離村子很近,只有800米,這小學還有菜地的嗎?”
“當然,學生有時候也幫忙老師種菜,每個星期三是勞動課,我們要麼給菜澆水,要不去揀乾柴讓學校裡用。”
“對了,對申城那邊的事,你怎麼計劃的,你不是說明年要幹件大事麼?”
我看著老張:“你信不信我?”
張自河嘴上叼著一根草:“信啊!如果不相信怎麼會跟著你回來你家呢,你說怎麼辦啊就是了,如果讓我有機會搞搞音樂藝術,那就太好了。”
“行,我們以後發展的主要專案是運動用品,網際網路,移動智慧產品,新能源電池,還有音樂與電影,以及慈善!當然,國際上的期貨與股票,有機會也會投資試一試。”
“其他的我懂一點,但網際網路又什麼東東?”
“計算機知道嗎?”
“知道!”
“把世界上大部分計算機聯接起來的這個網路就是網際網路了。”
“可網際網路又有什麼用?”
我去!這怎麼解釋!
“網際網路以後會像自來水與電力系統一樣,永遠離不開!”
“比如呢?”
“買東西不用去商場,交水費不用去銀行,讀書不用去學校,還可以在家裡上班!”
“不會吧?你騙人?怎麼可能!”
“騙你?騙你有什麼好處?”
“也是啊!”
音樂?音樂!
“要不要我現在教你唱首歌?”
“歌?好!”
我去了清了清自己的嗓子,心裡面想,教什麼歌呢?
《從頭再來》?
這歌是為下崗工人寫的吧?就這歌了,嗯,那個歡歡,對不起啊!
抄一支歌,見諒!
陳濤作詞,王曉峰作曲,劉歡演唱,發行於1998年,獲1999年五個一工程獎。
昨天所有的榮譽
已變成遙遠的回憶
勤勤苦苦已度過半生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