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和尚開口說道:“楊相且放心,這次的佛法辯論,我中原佛教自然是義不容辭。”
富家翁正是楊相,而那一位老和尚正是已經東渡東瀛失敗四次的鑑真。
這一次吐蕃邀請大唐討論佛法,大唐若是失敗,則要承認大唐的佛教對比於吐蕃來說微不足道,便要允許吐蕃在大唐建設寺廟。
兩人談笑之間便從小門進入,走小門的皆不入流,大多數都是用一些商人來走。
不少挑著擔子的走卒也是有些好奇的瞧著兩人,只是大多數人的眼神注意在了鑑真和尚的身上。
也可能是這些人從來沒有見到過如此慈眉善目的出家人,這等樣貌最起碼應該也是一座寺廟的住持吧。
然而的多數人只是看了兩人兩眼,隨後便不再放在心上。
成都是蜀地門戶,作為首要之城,自然也是見多識廣的。就連成都的乞丐都說自己曾經在某位大學士或者某位大將軍的府衙要過飯。
兩人走到街道之上,緩步而行。
楊國忠負手背後,嘿嘿一笑的說道:“人靠衣裝,佛靠金裝。你看咱倆不在聖人所賜的半副鑾駕之中,便沒有多少人注意咱們兩個。”
鑑真一笑的說道:“楊相,相由性空,又不是真有,叫做妙由,空也不是真空,不是什麼都沒有,所以叫做悟空。”
楊國忠看到這個一本正經的老和尚,無奈的搖了搖頭,說道:“你境界高,我可是一個俗人,等到與吐蕃辯論的時候,你能夠有這個本事,那麼你第五次東渡東瀛,所有的花銷,全部算在我的身上。”
可話是這麼說,楊國忠還是饒有心智的拍了拍鑑真和尚的肩膀。
鑑真和尚也不阻攔,只是長嘆一口氣。
楊國忠眯著眼睛打量著這個多年都沒有來過的成都氣象,撇著嘴用手當作扇子,輕輕的扇了扇說道:“成都這個地方,已經這麼多年了,怎麼還是那麼熱啊。”
鑑真和尚聽到這裡微微皺眉,菩薩低眉,行走於人山人海之中,可謂是普渡眾生。
楊國忠笑著說道:“不過不得不否認,這裡相比於長安來說,更多了幾分灑脫和安靜。”
鑑真依然是不解釋不反駁,只是安靜的低頭行走。
楊國忠有些打趣的說道:“鑑真啊鑑真,我有的時候還是覺得你們這些和尚生活也挺好,只需要經常伴在青燈古佛旁邊,從來也不用過那種伴君如伴虎的日子。世人都說你們死了都可以直接成佛,不用在遭受世代的輪迴。再看看的朝堂之上,每個人為了鞏固自己的官位子,無所不用其極,甚至互相在家中做小人扎彼此。你們呢,什麼都不需要做,每天只需要吃齋唸佛,覺得山上沒有什麼意思了,就可以出城走一走,還能夠給自己積德行善,百年之後,世人沒準還能夠記得你,而我們呢,沒準還要留下千古罵名,後代的史官還不知道如何的評判我們。要不這樣吧,鑑真,你直接入朝為官吧,我奏明聖人,到時候給你一個護國大法師的稱謂,咱倆也好就伴兒。”
鑑真搖了搖頭,輕聲的提醒道:“楊相,再往前走就到了,老僧還是有些瑣事需要處理,就不和你一起進去了,等到與吐蕃舉辦佛法的那一天,老僧自會到場。”
楊國忠順著鑑真的視線看去,不遠處正是成都的行軍道衙門,此時此刻,所有官員全部在翹首以盼那個作為欽差大臣的楊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