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帝王多無情,無論是誰,在王權富貴面前皆可以輕而易舉的拋棄。
世人都羨慕寵臣,可是又有誰知道,千百年以來的沒有一個寵臣能夠得以善終,替百姓承擔罵名,最多兩世而結束,替諸侯承擔罵名,則需要百世才能夠被人遺忘,替皇帝承擔罵名,則要被刻畫在史書之上遭受到人們千百年來的罵名。
陳玄禮和韋皋簡單的交代了幾句之後,就準備離開。
就在準備出門的那一瞬間,陳玄禮突然放緩的腳步,說道:“高力士已經得到驃騎大將軍的官職,如果我所料不錯的話,日後兵部可能要騰出一個位置,如果我到時候去了兵部,那麼內衛統帥會向皇帝推薦你來擔任,趁著這個機會,正好先和你打一聲招呼。高力士不同於楊相,雖然此人為人貪婪,但是對於聖人可以說是忠心耿耿。”
韋皋嘆了一口氣說道:“長安那個地方能不去還是不要去。”
落日餘暉,兩個之間過數面的男人此時此刻正在為了大唐千百年以來的基業戰戰兢兢。
春日裡的餘暉鋪撒在了兩人的身上。
陳玄禮突然回頭看了看眼前的少年對著韋皋笑著說道:“不用送了,咱們兩個好像也沒有那麼熟。”
韋皋駐足目送那一位大將軍朝著遠方走去。
韋皋知道陳玄禮要去哪裡,這是一條沒有盡頭的路。
直到夜幕落下,韋皋孤零零的站在那裡,沒有人知道此時此刻的韋皋正在想些什麼,所有人都沒有去打擾這位位高權重的節度使。
韋皋收回自己的思緒,不去看那些問詢後倉促跑過來的吏部要員,也不去看一眼燈火輝煌的成都府。
韋皋徑直轉身朝著府邸大步走去。
如果戰爭已經開始,那麼決定這場戰鬥成敗的則是源源不斷的後勤保障。
從漢朝開始,凡是大一統的國家都會和吐蕃這個常年盤踞在青海西藏的國家進行戰爭。
除去吐蕃艱苦的環境還有蕃兵的戰鬥力,那堅定不移的信念也足夠的表現出來了這個宗教王朝的巨大擴張力。
葛爾.欽陵和一名僧人站在一處高樓之上,兩人看著樓下來來往往的忙碌車隊。
兩人神色各異,一身長襟的葛爾.欽陵眼神之中充滿了希望和雄心。
正是在自己多年以來暗中的謀劃之下,現如今的吐蕃氣勢正盛,趨於統一的大唐也沒有佔據絲毫的上風,甚至馬上就要把這個泱泱大國拖垮了。
現在的吐蕃過如同高山上的雪豹緊緊的盯著大唐這一塊肥肉。
站在葛爾.欽陵旁邊樣貌不算是特別驚人的番僧長老,眼神之中帶有一絲冷漠。
葛爾.欽陵收回視線,轉過頭看著這個在吐蕃成名多年的老者,打趣的說道:“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