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大部分的店鋪都關門了,就連最近人滿為患的飯店,也開始限量供應米飯和各種菜品了,從之前的葷菜變成了素菜,價錢卻翻了一倍不止。
有些人很憤怒,他們質問飯店老闆。
“關我們什麼事呀?這是官府的要求,你們有本事去告狀啊!”
趙越也發現了這件事情,但他不是谷陽縣的縣令,對此無能為力。
“算了,無所謂的,飯店不做菜,這跟我有什麼關係?
或許這樣一來的話,這裡的老百姓會比之前更賣力地採石,我們的計劃離成功更近一步了,哈哈。”
可事實真的如此嗎?
這種現象在林朔看來。無疑是一種內卷。
你卷,我卷,大家都在卷,可賺來的錢甚至連一碗飯都買不到。
既然是這樣的話,那採石就沒有多大的意義了,還不如去種莊稼,最起碼能填飽肚子。
這是林朔的第二步。
此時此刻,一個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出現在了臨縣,他找來了當地幾個有權有勢的大戶,逢人就向他們打聽趙越這個人。
“請問您認識趙越嗎?”
坐在馬應明面前的三個人搖了搖頭,但另外一個人卻若有所思的說道。
“你說的是那個京城來的那個趙越嗎?據我所知,他現在就在谷陽縣,做的是玉石生意,並且還是賠本的買賣。”
“哦哦,原來是這樣啊!你不說,我們三個還不知道……”
這第三步,多虧了林朔有過目不忘的本事。
他之前去戶部彙報工作的時候,因為政績出色,戶部侍郎便特地把他邀進了府中,擺了一桌子的好酒好菜招待他。
在膳廳吃飯的時候,林朔無意間看到了牆上掛著的的一張畫像,那應該是戶部侍郎的全家福。
在眾多的兒女中,林朔唯獨記下了那個叫趙越的傢伙。
他長得很帥,但略顯陰鬱的面龐,總給人帶來一種危險的感覺。
林朔回到谷陽縣之後,一眼就看到了街上的那個收購點,以及站在收購點附近的趙越。
他是一個翩翩美少年,但做的事情卻讓人如此的無語。
林朔當時的想法就是:我先不跟你一般計較,倘若你還不知收斂的話,那就不要怪我坑你一把了。
這第三步,說白了就是馬應明去附近的幾個縣轉轉,跟當地的有錢人嘮嘮嗑,談的最多的就是趙越的身份和他的行為。
畢竟他現在是林朔的助手,就憑這個身份,他蹭吃蹭喝一個月都沒有問題。
這還不夠,馬應明又帶著兩個衙役和一個馬伕去了一些小型城池,逢人就說趙越的事,還把他之前的所作所為添油加醋的說了出去,以至於很多人都在為林朔打抱不平。
一傳十,十傳百,趙越儼然成了當地的風雲人物。
再加上馬應明那張嘴,不聊林朔,只聊趙越,瞬間開啟了趙越的知名度。
一些深謀遠慮,為大明著想的人開始譴責趙越的所作所為。
很快,戶部侍郎本人也知道了這件事情,他剛開始還以為是謠言,直到紅月的信送到了他的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