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重生阿斗,復國系統來早了

第37章 滿院錢財,清點收貨

劉備帶著大軍回到長沙時,一切已經塵埃落定了。

太守府寬闊的庭院內,從城中大小豪強府邸抄沒的金銀銅錢堆積如山,密密麻麻的箱子幾乎塞滿了每一寸空地,令人無處下腳。

張飛將四大家族願意參軍的兵丁前去整訓,是以未見他身影,唯有幾名親兵在府中協助包拯處理後續事宜。

剛一踏入太守府,劉備等人便迎上了包拯那張本就黝黑的臉龐——此刻更是黑沉如鐵。

他明亮的雙眸佈滿血絲,顯然自昨夜起便未曾閤眼。

然而雖滿面倦容,卻依舊腰背挺直,端坐於案前,一絲不苟地將面前堆積如山的竹簡卷宗一一登記造冊。

顯然,這些都是從豪強家中搜出的田契、地契等物。

眾人繞過照壁。諸葛亮羽扇輕搖,目光沉靜地掃過滿院耀眼的財貨;辛棄疾則蹲下身,拾起一枚金餅,指尖細細摩挲著上面“長沙朱氏”那冰冷的陰文印記。

劉備的目光平和,並未流連於地上的俗物,徑直上前,對著案後的包拯深深一揖:

“多謝希仁先生妙計,兵不血刃的將長沙蛀蟲一網打盡!”

包拯聞聲,方從案牘中抬起頭來。

見是劉備等人,他急忙起身相迎:

“使君言重了,”他拱手回禮,聲音雖然疲憊,卻依然帶著難以掩飾的興奮:“幸不辱命。”

從他的表情來看,這次不僅僅將整個長沙的敵方勢力一掃而空,而且顯然收穫不斐。

“好個請君入甕之策!”諸葛亮輕笑出聲,指著桌案上那一堆竹簡說道:“先生不給我等解惑嗎?”

包拯點點頭,從身後案上拿過一個竹簡,遞給劉備等人,一邊給眾人彙報:

“此次參與叛亂的家族除了黃、朱、王、李四大家族外,還有十七個小家族或幾家附庸的數十豪強。

範圍之廣,涵蓋了整個長沙下轄的十四個縣。

為防長沙吏治徹底崩壞,故只處理了首惡的四大家,以及證據確鑿、犯有強取豪奪、草菅人命之罪的九家氏族,勾結匪類、盤剝鄉鄰的六家豪強。

其餘涉案豪強、氏族,皆已收押,靜候使君發落。”

言罷,他又從那堆罪證中抽出一卷沉甸甸的竹簡,遞向劉備:“所有罪狀、鐵證,盡錄於此卷宗之中。”

劉備接過竹簡,目光掃過其上記載的一樁樁慘絕人寰的罪行。

縱然是歷經亂世、見慣風浪的他,指節也瞬間捏得發白,一股冰冷的怒意自心底竄起。

他深吸一口氣,強壓下翻騰的殺意,再開口時,那平常溫和的聲音竟帶上了一絲砂礫般的粗糲:

“元直在信中曾言,先生最講公道二字。”他抬眼,目光如炬地看向包拯,“明日升堂,該殺的殺,該放的放。先生掌刑,備親自監斬!”

包拯愕然抬頭,兩道目光在空中交織碰撞,無需多言,彼此的心意已然相通。

包拯此前早已拜服於劉備的仁義,此刻,又真切感受到了這位仁君的殺伐決斷。

也好。

包拯在心中不由誇讚:“如此才是明君之相!”

處置完叛賊,整個長沙話便再無與劉軍作對之人了,

劉營之中,事關吏政,皆由諸葛。

故諸葛亮開口問到:“城中人口戶籍,可曾釐清?”

“據城中殘存戶籍所載,長沙人口約十八萬戶,人口約七十餘萬,此番理豪強之後,釋放農奴、僕役約三四萬人。此外,長沙各縣深山密林之中,尚有不堪重負、遁入山野的‘逃戶’,據估亦不下數十萬之眾。”

包拯說道此處停頓片刻,然後才緩緩吐出結論:“總計人口或可勉強湊至九十餘萬,但其中男丁,恐怕不足二十萬。”

此言一出,堂中安靜下來。

不單是包拯,諸葛亮與劉備面色難看起來。

劉備等人如此痛心也不是沒有理由,根據記載,漢恆帝時期,長沙還是整個漢朝人口增長最快的郡縣,人口鼎盛時期有約30萬戶人,摺合人口110萬餘。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