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重生阿斗,復國系統來早了

第67章 雛翼初豐離慈幄 江石新立定營盤

那片沃土荒原,便是未來軍糧的保障。

其次,僅憑少英營數百人,開墾如此廣闊之地力有未逮。

需廣發告示,招募流民、貧戶前來墾殖。以“屯田”為名,許以田租優惠甚至未來授田之諾,吸引勞力。

然而深水良港豈能閒置?此地地勢雖然不像夏口之地,位於兩江交匯之處,但卻也夠用。

命糜芳利用其商路人脈,先行搭建簡易碼頭。此乃通商聚財、招攬四方訊息之咽喉,更是連線荊襄、窺探江東的視窗。

之後還能訓練一支水軍,看看能不能到達地圖上的夷州、倭國。

(劉禪一生沒經歷過水戰,沒到過海邊,不知道江船與海船差距,此乃他想當然。)

最後就能將營寨周邊地理、水文、荒地分佈等編為“實地課業”,命少英營少年們分組探查繪製詳圖。

既能鍛鍊其勘察之能,又能為後續規劃提供精準依據。

“起步之地,便從這一磚一瓦、一鋤一犁開始吧!”

只可惜手下能用之才還是太少,少英營裡面的少年們也尚未成長起來,否則他早就多面開花了。

本來就只有區區兩個文士,一個尚在長沙做太守,另一個正跟著劉備攻打江陵。

身為堂堂漢室宗親、中山靖王劉勝玄孫、左將軍宜城亭侯領豫州牧劉備之子,劉禪此刻卻深感麾下乏人,竟只有糜芳一人堪用!

可嘆江夏才俊,早已被父親劉備蒐羅殆盡。縱使劉禪有著前世記憶,此時也難覓良才。

大才固然無處尋,便是可用的小才也難覓蹤影。

最終,還是糜芳厚著臉皮返回江夏,軟磨硬泡地從兄長糜竺那裡討來了三名小吏。

這才解了劉禪的燃眉之急,讓夏口西這片新得的領地初具條理。

短短月餘,夏口東灘已煥然一新。

簡易卻堅固的營寨依坡而建,俯瞰著下方。

少英營的少年們結束了晨練,正分成數隊:一隊由老卒帶領,在灘塗平坦處操演軍陣,呼喝聲震天;

另一隊則扛著簡陋農具,在劃定的“軍墾區”奮力清理著最後一片荒草,翻墾出的黑土在陽光下泛著油光;

更遠處,一條新挖的引水渠雛形已現,正蜿蜒伸向荒地深處。

然後便是江邊那座初具規模的木質碼頭。

得益於糜芳的商路關係,簡易棧橋已然伸出水面,此刻正停泊著幾條不大的貨船。

糜芳身著半舊錦袍,正指揮著僱來的力工和部分少英營少年,小心翼翼地從船上卸下成袋的糧種和農具。

碼頭旁的空地上,臨時搭建的草棚連綿,那是響應招募令陸續到來的百餘戶流民。

他們雖面有菜色,眼中卻燃著希望,正由營中文吏登記造冊,分配臨時住所與墾荒地塊。

劉禪立於新建的望樓上,看著這片蒸騰著生氣的土地,心中稍慰。

招募流民比預想順利,糜芳的碼頭也打通了第一條小額商路,運來了急需的物資。

製糖的工坊,也被糜芳搬到了此地,就緊緊挨著軍營,四周有少英營的少年們充作看守。

一條簡易的馬路,將整個區域一分為二,軍營對面,則是正在新建的簡易學堂,那是劉禪要求為少英營少年和流民子弟開設的識字算數之所。

學堂周圍,零零落落的坐落著幾座木屋。

那些是江夏來的三位小吏的住所,由少英營的少年們親手所搭。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