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頷首:“善!廷益先生小心,秦將軍護持周全!”
于謙與秦良玉率小隊脫離大隊,輕騎疾行。
抵達飛猿澗口,果見一依山而建的蠻寨,木柵森嚴,蠻兵持弓弩立於險要處,呼喝之聲充滿敵意與戒備。
于謙命人打出漢軍旗號與使節節杖,獨自策馬上前數步,朗聲道:
“某乃大漢使者于謙!請黑虎峒洞主一見!非為征伐,特為通好而來!”
寨牆上騷動片刻,一位身披虎皮、體型魁梧的蠻族頭領探出身,聲如悶雷:
“漢人!休得花言巧語!前番官軍徵糧,害我族人!今日休想從此過!”
于謙不疾不徐:“頭領差矣!我等非是苛徵暴斂之軍,乃劉皇叔麾下,奉天子詔,撫定南疆!
深知山越諸部困苦,所求不過鹽鐵、活路!
我主劉禪有令:願與諸部開市互易,鹽鐵布帛,公平交易!更願接納歸化,劃地屯田,免爾等刀耕火種之苦,共享太平!”
此話倒是說到眾蠻心頭上了,雖然與漢人相看兩厭,但到底是嚮往著漢人的生活。
那黑虎峒主將信將疑:“空口無憑!如何信你?”
于謙早有準備,他取了桂陽、零陵兩地已經漢化、與漢人官府關係良好的蠻族峒主親筆書信,令傳令兵小心投遞上寨牆。
這些書信以蠻漢雙語寫成,內容皆是證明漢軍新策真實可靠,描述交易鹽鐵布帛的實利,以及歸化後分得土地、免除苛捐雜稅的種種好處。
黑虎峒主接過書信,與身邊幾位識得些漢字的族老湊在一起,藉著寨牆的火把光亮,仔細辨認、低聲議論。
書信上熟悉的蠻族印記和漢官印信,讓他們臉上的戒備之色稍緩,但疑慮仍未完全消除。
于謙見火候已到,再次朗聲道:
“頭領若仍有疑慮,某願以身為質,只帶護衛二人,親入貴寨,與頭領及諸位族老面談!
漢軍大隊,可退後十里紮營,以示誠意!
若談不攏,某等三人,任憑處置!
若談得攏,某願擔保,漢軍秋毫無犯,公平交易,立字為據!”
此言一出,不僅寨牆上的蠻兵譁然,連於謙身後的護衛都臉色微變。
深入虎穴,只帶兩人,這風險太大了!
寨牆上沉默了片刻。黑虎峒主目光在於謙坦蕩的臉上逡巡,又看了看手中那幾封沉甸甸的信函。
他猛地一揮手:“開寨門!放他們三人進來!其餘漢人,退後百步!若敢輕舉妄動,立刻放箭射殺!”
他終究還是被于謙的膽魄和那“鹽鐵布帛”、“公平交易”、“分地免賦”的巨大誘惑打動了。
沉重的寨門吱呀呀開啟一道縫隙。
于謙神色平靜,只點了身後一名通曉蠻話的嚮導和緊握腰間劍柄的秦良玉:“秦將軍,隨我入寨。”
秦良玉微微頷首,手按劍柄,一步不離地跟在於謙身側,
掃視著寨門後那些手持利刃、虎視眈眈的蠻族勇士。
她雖未發一言,但那凜然不可侵犯的氣勢,已讓靠近的蠻兵下意識地後退了半步。
三人坦然步入殺氣騰騰的蠻寨。
寨內篝火熊熊,照亮了蠻族勇士們塗著油彩、充滿敵意的面龐。
于謙目不斜視,徑直走向中央篝火旁披著虎皮、踞坐於主位的黑虎峒主。
秦良玉如同他的影子,寸步不離,護衛在側。
“漢人大官,你膽子倒是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