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罷,魯肅辭別劉備、劉琦,與諸葛亮登舟東下。
一葉輕舟順流而下,直往柴桑郡而去。
“孔明亦未寢?”
卻說魯肅、孔明二人告別了劉備、劉琦二人,就奔著柴桑而來,順流而下,方也要數個小時。
加之走的又晚,所以二人註定會在江上睡一晚。
“還沒。”孔明此時正在看《黃帝內經譜》,見魯肅進了船艙,將手中書放好。
顯然,這本《皇帝內徑譜》就是劉禪剛剛獲得的獎勵了。
本來以為落在了自己父親手中,沒想到那個包袱裡面居然裝著劉備給諸葛亮編的草鞋,更沒想到這本書會陰差陽錯的落到自己相父的手中。
不過若是劉禪知道了,估計也不會說什麼,畢竟和自己父皇比起來,是不是相父更為親近,還不好說呢!
視線回到船艙,
兩人相對而坐,魯肅見諸葛亮手中書卷,不由笑道:“不想孔明先生還精通養生之術?”
諸葛亮輕搖羽扇,淡然道:“亂世之中,既要謀國,亦要謀身。子敬深夜來訪,想必不只是為了閒談?”
魯肅神色一肅,壓低聲音道:“實不相瞞,肅心中有一事不解。先生既知曹操勢大,為何先前要佯裝欲投吳巨?莫非...”他目光炯炯,“此乃欲擒故縱之計?”
諸葛亮心中明瞭,魯肅這是看出自己的小手段了,
不過這也難怪,本就是兩家博弈之事,以魯肅的智謀,若連這種小手段都看不出,
也不會說動孫權讓他來江陵探聽情報。
不過顯然魯肅是站在同意孫劉聯軍來抗曹的,不然也不會深夜找來。
恐怕是前來透露情報,讓自己有所準備的。
於是乾脆承認:“子敬果然慧眼。不錯,若不示弱,如何能顯孫將軍之強?若不示退,如何能顯聯盟之要?“
魯肅撫掌讚歎:“妙哉!不過...“他忽然皺眉,“江東文武,未必都如肅這般看得明白。張昭等人主降者甚眾,先生此去,恐怕...”
“無妨。”諸葛亮從容不迫地說道:“東吳是戰是降,皆在吳侯。不過看子敬風塵僕僕的樣子,看來吳侯早有決斷。”
魯肅又問到:“那孔明不怕其中有變故?”
諸葛亮笑而不答,只是望向艙外江月:“子敬可知,為何今夜月色如此明朗?”
魯肅一怔,隨即會意:“先生是說...天意如此?”
“非也。”諸葛亮輕聲道,“是因我等心中澄明,故見月明。孫劉聯盟,亦是如此。若心存疑慮,縱有明月亦如蒙塵。”
魯肅肅然起敬,鄭重拱手:“先生高見。肅必全力促成兩家聯盟。”
正當此時,江上忽然颳起一陣怪風,船身微微搖晃。諸葛亮手中羽扇一頓,掐指一算,眉頭微蹙:“東南風起...這個時節,倒是罕見。”
魯肅不以為意:“江上天氣多變罷了。”
諸葛亮卻若有所思地望向赤壁方向,喃喃道:“或許...是天意要助我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