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起亂世:從流民開始殺官造反

第27章 考校

雖然不敢確定自己的猜測,但趙炳還是熱情了很多,目光炯炯地看向李巖:

“令尊既然曾居尚書之位,為何李先生還甘願屈身做謀士?況且入了我義軍,恐會連累令尊的名聲吧?”

李巖神色黯然,輕輕搖頭道:“我父曾是前任首輔夏言的門生,可惜在我十歲那年,因牽連黨爭被罷官免職。如今早已逝去,李家也早已不復往日榮光。”

趙炳面露歉意:“李先生,實在對不住,勾起了你的傷心事。說起來,趙某幼時也曾立志做個流芳百世的賢臣。

三歲啟蒙,三月便能熟誦啟蒙讀物三百千。兩年間更將《四書》倒背如流,雖不解其中深意,卻也自得其樂。”

他頓了頓,目光中染上幾分悵惘:“只嘆天不遂人願,陝西十年大旱,赤地千里,家中生計難以為繼。

那時節樹皮草根皆成珍饈,趙某一個黃口小兒,只能早早離家,流落四方。”

說到此處,趙炳的眼神突然銳利如鷹,抬手重重一揮:

“可如今想來,就算當年學有所成又如何?這世道早已爛到了根裡,憑科舉入仕,不過是與豺狼共舞!

既然不能'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那我就學黃巢,天街踏遍公卿骨,內庫燒成錦繡灰。

以刀劍為筆,以熱血為墨,誓要在這九重宮闕上,重寫一個朗朗乾坤!”

說完之後場上又都沉默了一陣,趙炳只是稍微緩了一陣,就恢復了冷靜。

心中暗自思忖,李巖既然主動來投。正好藉此機會,試探一番他的謀略深淺,看看他是否是前世那個人!

趙炳稍微停頓了一下,整理了下思緒,隨後神色嚴肅地開口說道:

“不提那些事情!今日交戰的經過,李先生應當也清楚了吧?

可知本將為何在搭好營寨之後,卻不結寨自保,而是要出寨門,與官軍廝殺呢?

為此還死傷了這般多的弟兄,諸位兄弟料想也是疑惑的吧。”

李巖一聽便立刻意識到,這是在考驗自己。而自己接下來的回答,也將決定自己日後,在這義軍中的地位。

他緊鎖眉頭,片刻間將這一路所見所聞在腦海中迅速過了一遍,頓時便有了幾分瞭然,神色鎮定地說道:

“將軍之所以帶兵外出野戰,而並非留在營寨內依託防禦工事阻擋,原因有五。

其一,這營寨修建得太過簡陋,不過是一些樹幹簡單連在一起而已,既沒有拒馬,也沒有壕溝,所處位置也並非險要之地。

若是用來防備尋常野物,還算勉強可以。但若要抵禦官軍這樣的正規軍隊,那幾乎等同於虛設,外面的官兵很容易就能突破這營寨的防禦。

其二,我發現營寨內並沒有多少防守的工具,石頭、檑木什麼的一概皆無。如此這般又該如何防禦?

敵軍攻來,也不過是讓他們多翻越一道高牆,之後便要開始正面對戰罷了,根本無法有效遲滯敵軍攻勢。

其三,將軍手下人數眾多,足有萬人,而巡檢司卻不過五百人罷了,以人多打人少,那麼就更應該選擇在寬廣的外面野戰。

若是將官軍放入營寨內進行戰鬥,在那狹小的空間裡,將軍人數眾多的優勢便無法發揮出來,反而還會束手束腳,難以施展。

其四,將軍手下士卒雖然數量不少,但真正能征善戰、可堪一戰的人,恐怕也只有將軍帶出去的那一千人。

至於其他人,大多隻能虛張聲勢,甚至他們若是到了戰場上率先潰逃,反而還會影響軍隊計程車氣。

其五,雖然營寨的防禦形同雞肋,但只要有這個營寨在,將軍手下計程車卒們便會覺得背後有靠山,心中有所依仗,士氣也會因此大增!”

趙炳聽了十分滿意,這番考慮竟然比他自己想得還要全面。

隨後他看向其他若有所思的眾人,朗聲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