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江湖令

第96章 往昔似夢

他說著上下打量了這間石室道:“此地既無糧又無水,就算如姑娘所言沒人發現,那敢問這十多天妳要如何撐過?”

“那你說該什麼辦,難道等著被老賊抓住嗎?”唐清幽突然神色激動,她猛地向前栽倒吐出一口鮮血。

“唐姑娘妳...”韓彥蹲下將其扶住,唐清幽癱軟在他的懷中,當觸碰到她的手時韓彥驚訝地發現,這姑娘的手居然冰冷無比。見對方倒在自己懷中失去了知覺,韓彥回想起那日在貢院客棧顧秀才上吊後昏死的場景,他當機立斷一隻手託著唐清幽,另隻手圜結于丹田處掌心朝上凝結精氣,接著單掌輕抵其背將精氣緩緩渡入唐清幽體內。

片刻後唐清幽睜開雙眼,她感受到背後暖意望著眼前全力施展救的韓彥無奈道:“別白費功夫了,我被內家罡氣傷及心脈最多還有半日可活,憑你的功力是救不活我的。”

她見韓彥無動於衷仍自顧自的渡著真氣,心下一軟竟有些被眼前這執拗的小子感動。她自小流落風塵見過了太多表裡不一虛情假意之輩,那些所謂的風流才子、世家豪門光鮮外表下眼神裡多是骯髒齷齪,風光之時他們在你面前喬龍畫虎,一旦妳跌落谷底或損害其自身利益,他們就會將妳棄如敝履。

韓彥此前與她萍水相逢,二人間最多算是泛泛之交,且很大程度上還是利益交換。老實說唐清幽之所以選擇與他合作,一來是看中其東廠探子身份,二來嘛則是覺得這人智謀手段平庸,易於掌控和處理。然而正是這個看似普通的年輕人,生死存亡之際居然不願拋下自己換取生路,一根筋的想要救她性命。

“千算萬算沒料到最後居然是因我自己成不了事。”唐清幽略微自嘲,她看了眼韓彥喃喃道:“你就不好奇,為什麼我對這裡如此熟悉嗎?”

韓彥沒有說話眼睛卻不由自主的看向了對方,唐清幽知他在聽於是接著道:“我本名原叫唐青兒,是先帝朝江寧織造郎唐順忠的獨女,而這地方本是我出生之所。”

“原來她是十年前因貢綢案被論罪處死的織造郎中之女。”韓彥心中略感驚訝,先前在大廳時他就聽胡奎驚怒之下提及唐順忠這個名字,卻不想此人居然是如此身份。這麼看唐清幽或者說唐青兒後來流落風塵也就不足為奇了,她本是犯官之女。

“當然那時候這裡還叫唐府,也不像如今這般奢華闊綽。現在的胡府是老賊得勢後以唐家為基底,巧取豪奪了周邊百姓住戶後擴建而成的。雖說早已經被改得面目全非,可這是我自小長大又十年來魂牽夢繞之所,哪怕滄海桑田怎能讓我忘記歸家的路?”唐清幽娓娓道來彷彿陷入兒時的回憶,韓彥聽著心下一酸,回想自己的經歷對眼前女子頓時感同身受。

“我娘是織造局下專營貢綢的宋家長女,她生得很美與父親舉案齊眉,而我則是兩人的掌上明珠。那時候父親一有閒暇就會帶著我和孃親泛舟湖上,他們一人吟詩一人彈曲我呢最喜歡趁兩人不注意偷偷脫下鞋襪在舟邊戲水,孃親這時候總會過來數落我頑皮,爹爹則會笑著把我抱起舉過頭頂。”唐清幽像是突然開啟了話匣、滔滔不絕的回憶起自身往事,韓彥邊向她體內渡送精氣邊側耳傾聽。

“有一次我無意中闖入書房的密室被困在裡面出不來,父親找到我後雖然生氣卻也不忍責罵,只告誡我別對外人說出,今後也不要來這玩耍。”

“那間密室就是這?”韓彥道,唐清幽見他終於又開口說話笑了笑道:“不錯,後來我才得知,家中屋址原是一個前元王爺的官邸,這間密室應該也是那個蒙古王爺建來收藏金銀財物的。我爹發現後將其外改建用作了書屋,剛才我在外面那間屋子之所以激動,是因為我發現那裡的陳設還保持著十多年前的原貌!”

“原來如此。”韓彥點頭道:“難怪我昨晚離開前,妳還教了那麼一堆敲磚聽音檢視密室的法子,是沒想到這密室的機關跟妳家當年沒有絲毫變化吧?”

“沒錯...”唐清幽冷冷道:“我本以為胡奎多少會做些改動,不想居然沒半點沒變,哼...不知是因為老賊心中有愧,還是說他自信的以為,當年被其所害之人都已下到陰曹地府了。”

此刻韓彥才真正感受到唐清幽對胡奎刻骨銘心的恨意,他嘆息一聲道:“後來呢?”

“後來...”唐清幽神色恍惚道:“後來就是我這輩子不願想起的惡夢,記得那天是我七歲生辰,父親請來外公還有舅舅一家同來慶賀。酒宴上一人家人其樂融融,連不擅飲酒的父親在外公、舅舅的勸說下都喝下不少。直到錦衣衛的人破門而入,一切都如泡影般碎裂。”

唐清幽清楚的記得,當晚在那群如狼似虎的錦衣衛注視下,母親抱著自己跪在院中冰冷的地面。耳旁傳來的不再有歡聲笑語,而是換作傳旨太監尖利的嗓音。年幼的她當時還不明白內官口中“欺君罔上、徇私枉法”的罪名意味著什麼。只記得父親跪在地上顫抖的身軀,還有舅舅、外公他們的不屈爭辯。可惜一切都只是徒勞,半月後父親和外公被論罪處死,舅舅及宋氏全族被流放雲南,母親和她則被充入教坊司後送至了鳴鳳閣。

“直到數年前我歷盡千辛在鄰水縣尋得父親當年一位下屬,才終於得知貢綢案的真相。原來那幾年南方數省接連災荒,桑農們為了活命紛紛改種稻田,大荒之年飯都吃不飽了哪還有人養桑?可是朝廷每年要繳納貢布沒變,父親不願強徵讓百姓受苦於又無法向京裡大臣們交代一時間焦頭爛額。”唐清幽道。

“朝廷中樞的那些高官們,只知安享京城裡的榮華富貴,哪看得見下面百姓的疾苦。”韓彥忿忿道,唐清幽苦笑道:“我爹何嘗不明白這個道理,可他官微言輕遞上去的奏章都是石沉大海,只不斷接到內廷催促的誥令。”

“就在這時胡奎找上我爹,說他曾經跑過海商在寧波府有門路能弄來南洋的織布。我爹原本認為此人靠賄賂前任官員才獲得織造局官商的地位,對其觀感不佳並不信任,每年讓胡家供貨的份額也是逐年遞減。然而這次胡奎提出法子確實能解燃眉之急,父親不想為難百姓和外公商議後思慮再三,還是決定讓胡奎買來南洋的織布。為此他不惜動用織造局的庫銀和宋家大半家底,交給胡奎讓他一定買來上等布料。”唐清幽徐徐道。

韓彥嘆息道:“令尊真是誤信財狼了,而且私自出海商貿,這可違反了太祖皇帝定下的國策啊。”

“不錯,這也是我父親後來身上的罪名之一。”唐清幽似笑非笑又道:“起初胡奎弄來的還真是成色不錯的南洋織布,待父親和外公對其完全信任,他就買通了織造局裡的庫司和衙屬,將入庫的布料偷偷換成了粗布。不僅如此他還偽造賬冊,在貢綢案事發後反咬一口,拿著那些東西及被他收買的織造局官吏口供,交到朝廷派來查案的太監手中!”

後來的事韓彥多少都聽聞過,唐順忠和他的岳父被論罪處死,而胡奎取代宋家自此一飛沖天。卻聽唐清幽道:“我找到的那位父親下屬,在貢綢案發生後就辭官躲到廣安鄉下一處窮鄉僻壤之所,否則他的下場恐怕比我那幾個舅舅好不了多少。”

“妳的舅舅?”韓彥有些奇怪,只聽唐清幽道:“你應該是沒聽說過,宋家的人在流放雲南途中偶遇山匪,十幾人的家眷無一生還。”

聞言韓彥長吸一口冷氣心道:“胡奎老賊手段之狠毒,比當年永安村的古氏父子有過之無不及。”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