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超哼著歌繼續去幹群演的勾當,沒辦法,還是要顧好眼前。
昨天“籌”的錢已經花的差不多了。
要想不餓肚子,今天的六十塊錢就是關鍵。
“哎,你等一下……”
蘇超擔心碰到裝置,避開幾個工作人員,卻被人一把拉住。
正等著他過去,好給他安排站位的群頭敢怒不敢言。
他是群頭,也是劇組工作人員,屬於選角導演的下屬,在劇組專門給群演講戲,安排群演的工作。
在群演面前也是神一般的存在。
昨天看到蘇超和李寶田的兒子熟稔,和李寶田、王鋼也都能說上話,他就不太敢得罪了。
作為一個黑心群頭,連抽成都不敢抽。
特麼的找誰說理去。
今天又看到蘇超和張國利談笑風生,還從張國利手裡接了名片。
頓時就開始反思。
我特麼給他六十塊錢一天,是不是有點太不識好歹了啊!
哦,不需要反思了。
這次叫住蘇超的是張何平。
和張何平走在一起的是導演張子恩。
作為劇組說一不二的總導演,張子恩的腰卻明顯彎了三十度。
為什麼?
因為張何平是圈內知名的金牌製作人、詞作家、一級編劇。
更是——
京城文化局副局長!
京城文化藝術音像出版社總編輯!
人家是有編制的。
與此同時,也是《宰相劉羅鍋》的總策劃,這部電視劇他才是真正的幕後老大。
“導演好……您好!”
蘇超在劇組混兩天了,自然認識導演張子恩,但是他不認識張何平。
因著文化官員與金牌編劇的雙重身份,為避免官員經商的質疑,張何平在文藝界地位特殊但公眾知名度並不高。
他甚至用了不少“花名”。
當然,如果告訴蘇超這是未來的人藝院長,奧運會開閉幕式工作部部長、《建國大業》總策劃、京城文聯主席……那他肯定立刻肅然起敬。
他上輩子檔次太低,根本接觸不到人家。
“你剛才哼的什麼,我聽了一耳朵,沒怎麼聽清。”
張何平並不在乎蘇超是什麼人,是不是人。
他只超剛才哼的那兩句詞。
“天地之間有稈稱……那稱鉈是老百姓……”
蘇超老老實實的哼了出來。
“繼續啊!”
張何平眼睛一亮,然而他等了好大一會,也沒見蘇超再張嘴。
長了一張嘴,不知道說話嗎?
“沒了……”
蘇超也很無奈。
他明白張何平什麼意思。
他哼的這兩句是《宰相劉羅鍋》的主題曲,但是他並不是刻意為之,並沒有打算用兩句歌詞謀求什麼。
也謀求不到。
因為繫結了系統之後,他根本就抄不出來。
蘇超在他抓住自己的時候,開啟了對方的個人商店。
三件商品裡頭並沒有《清官謠》這首歌。
要麼這個人並不是真正的詞作者,要麼就是這首歌已經在構思,自然就不會在商店裡呈現了。
系統很人性化。
它會盡可能的讓宿主避免陷入抄襲的風波里。
已經開始創作的就不會出現。
商品還會給出原作者的創作起始時間。
“沒了?你再想想,有稈稱,稱鉈是老百姓,那稱稈子呢?定盤呢?定盤上的星星呢?”
張何平是不得不寫這首歌。
這首《清官謠》它涉及到一個為清官定性的問題,非常的敏感。
一般作詞人根本不敢寫。
就算找人寫,也需要他這個鄭府官員給歌詞定調。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