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作業雖然還不錯,但是落在蘇超的眼中卻漏洞百出。
“首先第一點呢,太缺少細節了。”
蘇超上來就潑了第一盆冷水,沒等這三人有什麼反應,他就繼續說道:
“我給你們設計一個大家都有發揮空間的小品,目的不是讓你們向考官傾訴劇情,而是要透過劇情展示個人潛力。
你們倒豆子一般的演繹著你們編導的劇情,有考慮過考官眼中的自己嗎?”
“再就是,重病話題容易表演過度變成煽情,而你們在沒有細節支撐的情況下,一味煽情,就讓整個小品作業,還有你們的表現都變得空洞起來。”
“最後……”
參加小品的三人都若有所思。
其他人也對蘇超刮目相看。
這個培訓班有點東西啊。
大家原本覺得林知夢太年輕,擔心她的真實水平。
結果蘇超比林知夢還要年輕。
感覺他和大家年歲相當,有人就差沒有當面質問他到底有沒有上過大學了。
所以,還是照片上牆太慢。
如果他和姜聞、葛遊的照片早點掛牆上……
妥妥的是特麼的驚喜啊!
誰特麼還敢質疑他。
至於張子恩和張何平,鬼知道他們是哪來的兩根老蔥。
點評完了三個人的表演。
蘇超讓他們重新排練了一遍,這一次他就深度參與了。
一遍參與一遍給學員講解。
讓大家明白設計小品的關鍵點和設計理念。
比如三十秒黃金時間,劇情張力,人物弧光,考生即興發揮等等。
參考大部分考官的評審習慣,日常小品的高分往往在於“從平靜中突然撕裂”的瞬間,蘇超又分析了一番這種小品,最容易表現的燃點。
結束之後,他還不忘提醒了一句:
“考試的時候,不要拿老師的案例去糊弄考官,如果一天時間見到好幾個一模一樣的小品設計,倒黴的肯定是你們自己。”
他的三十分鐘只設計了一個小品作業。
牽扯到三個學生。
但是聽課的人卻覺得自己被塞滿了。
都是知識點哇!
今天的試聽課原計劃是一個半小時,分成三部分。
現在何冰超時,就變成了試聽兩個小時。
絕對超值!
之前填了資料的,突然就覺得自己幹成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原本還在猶豫著到底要不要留下來的,比如袁湶,瞬間就打消了退堂鼓。
一個人會覺得孤獨,一個人吃獨食不會。
吃到嘴裡的,甭指望他們吐出來。
而被拒之門外的哪些,心理就難受了。
每個人都是自己世界的主角,他們真心不覺得自己比那十九個人差。
還有既沒有填資料,也沒有被拒之門外,只是因為時間關係沒有得到名額的。
他們聽說了這個培訓班是小班教學,最多隻招二十個人。
現在已經招了十九個。
這麼多人爭最後一個名額,那自己能夠得到的機率太低了。
他們只能期盼已經填了資料的那些人退出。
趕緊走吧!
不是還沒有交錢嗎?
蘇超似乎知道他們在想什麼,宣佈解散之前,他開口問道:
“目前有十九位同學填了資料,這十九位同學,有不準備報班的嗎?舉手我看看有幾位。”
大家面面相覷,沒有任何一個人舉手。
“學費不是一筆小數目,大家慎重考慮,還有覺得自己水平已經到了,不需要上咱們這種長課時的,也可以考慮選便宜點的培訓班……”
十九個人裡頭,原本還真有幾位不太想交錢報班的。
昨天來就是看看,稀裡糊塗的報了班。
一晚上過去就開始後悔了。
打算今天蹭一節免費的課,然後就拍拍屁股走人。
反正也沒說填了資料就必須交錢。
說來也是奇怪。
現在蘇超並沒有挽留他們,而是各種勸他們別報了。
可他們卻升不起一丟丟的退縮。
不就是三千塊錢嘛!
表演藝考生不是沒有普通家庭出來的,但是這種普通那都是相對而言。
差一些的最起碼都是職工家庭。
他們都不是真正的窮人。
郭曉冬、段易宏都不算窮人,他父母健康,還能從親戚那裡借到錢。
甚至有機會走向大都市。
很多人一輩子都沒有出過縣城。
真正的窮人是,揹著孩子收麥子,孩子哭累睡著了,家裡還有臥床的需要照顧的老人。
真正的窮人是,為了養活一家人去下礦挖煤,早上下礦,晚上都不一定能上來。
真正的窮人是,低著頭聽老師在課堂上宣讀沒有交學費的學生名單,只覺得教室裡每個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自己身上。
……
“看來沒有人願意讓出名額,那今天就到這了……”
蘇超也不希望看到有人退課。
那會造成多米諾骨牌效應,有一個就會有更多的人退課。
僅僅只是一個試聽,就讓學員認識到幾個老師的牛逼之處,對培訓班有多大歸屬感是不現實的。
所以要來點兒心理攻勢。
“不是還有一個名額嗎?”
立刻有人提出了抗議,其他人紛紛附議。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