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透歷史,三興大漢

第101章 千年通史,見證興亡

劉備環視著階下每一張重新煥發生機的面龐。

他的目光最終落在田信身上,帶著幾分期盼。

“德遠,你那神物之中,除了這些史書般的記載,可還有其他能助我大漢興盛的奇物良策?”

田信聞言,心中早有計較。

他知道,僅僅是扭轉幾個人的命運,還遠不足以支撐起匡扶漢室的宏偉大業。

他沉吟片刻,恭聲道:

“啟稟主公,那電腦之中,除了此前展示的武將事典與一些後世基礎學識,更有一套名為《中國通史》的影像資料。”

“此物,乃是後世之人,耗費無數心血,將華夏數千年王朝興衰、治亂得失,以光影聲色之法記錄而成。”

“其中蘊含的經驗教訓,對主公眼下所面臨的諸多困局,或有極大借鑑之用。”

不等劉備細問,田信繼續道:

“主公,那《中國通史》所載歷代興衰,諸多經驗教訓之中,有一條根本之要,便是國以民為本。”

“德遠斗膽直言,眼下我大漢基業,若論兵精將猛,不輸曹魏江東。”

“然則,在立國之本的人口上,卻有隱憂,時刻制約著我等的發展與北伐大計。”

“人口?”

劉備眉頭微蹙,諸葛亮亦是若有所思。

這個問題,他們並非沒有意識到。

漢中初定,益州新附,百廢待興,人口的匱乏,直接影響著兵源、賦稅與生產。

田信繼續道:“正是人口!”

“主公所轄之地,巴蜀、漢中、荊襄,雖號稱天府之國,沃野千里,然經年戰亂,十室九空。”

“若以人口基數論,我等在三分天下之中,實則最為稀少。”

“長此以往,縱有精兵強將,亦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德遠所言極是。”法正點頭附和。

“自黃巾之亂以來,中原板蕩,流民四散。”

“我等雖廣納賢才,招撫流民,然收效終究有限。”

“若要與曹魏江東爭衡,人口確是當務之急。”

田信微微頷首:

“除了鼓勵生育,招撫流民,開墾荒地以增戶口之外。”

“信以為,若要使我大漢人口真正壯大,還需放眼更廣闊處。”

“妥善處置與周邊少數民族的關係。”

“使其真正歸心,化為我大漢子民,方能從根本上擴充我大漢的人口基數。”

“少數民族?”

此言一出,密室之內,除了黃月英眼中閃過一絲好奇的光芒,劉備、關羽、張飛、馬超等人皆是面露困惑之色。

關羽丹鳳眼微眯,沉聲問道:

“德遠所言少數民族,莫非是指那些羌、氐、蠻、夷之輩?”

張飛亦是撓了撓頭,甕聲甕氣地道:

“那些蠻子,向來桀驁不馴,時服時叛,如何能算作我大漢子民?”

馬超久居西涼,對此體會更深,亦是眉頭緊鎖,似乎在思索田信話中深意。

田信朗聲道:“二將軍、三將軍所言不差,正是指那些在我等看來,與漢人習俗有異,血脈有別的部族。”

他頓了頓。

“在遙遠的後世,歷經千百年融合演變,華夏大地上,漢已不僅僅是單純的族裔之名,更成為一種文化認同的核心。”

“天下萬民,雖各有其源流,但多數皆以傳承漢家文化為榮,視漢為共同的歸屬與驕傲。”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