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透歷史,三興大漢

第20章 雷霆手段定鹽鐵

次日清晨,成都左將軍府衙的議事廳內,空氣彷彿凝結成了冰。

官員們分列兩側,或低頭沉思,或交頭接耳,神色各異,唯有那份壓抑的肅靜是共通的。

陽光透過高窗,斜斜地灑在冰冷的青石地面上,卻驅不散廳內的寒意。

厚重的木門緩緩開啟,發出沉悶的吱呀聲。

諸葛亮一襲素袍,步履從容地走了進來。

他面色平靜,眼神一如既往地深邃,彷彿昨夜的風波未曾在他心中留下絲毫漣漪。

目光掃過全場,所有竊竊私語瞬間消失。

“諸位。”

諸葛亮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遍了議事廳的每個角落。

“昨夜,蜀郡趙氏家主趙建,糾集家奴私兵,衝擊官倉,焚燒工坊,意圖不軌。”

“幸得將士用命,及時彈壓,叛亂已被平定。”

此言一出,如同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面,激起千層浪。

官員們臉上寫滿了震驚與難以置信,嗡嗡的議論聲再也無法抑制。

諸葛亮微微抬手,示意肅靜。

幾名甲士抬著數個沉重的木箱走入廳內,重重放下。

箱蓋開啟,裡面赫然是明晃晃的刀槍、制式弓弩,以及大量打磨好的盔甲葉片。

更有甚者,還有幾封用特殊蠟封的密信。

“此乃從趙家隱秘莊園地窖中搜出之物證。”

“私藏軍械,數量驚人。”

諸葛亮拿起一封拆開的密信。

“此乃趙家與南中勢力往來之信函,言辭曖昧,圖謀不軌之心,昭然若揭!”

鐵證如山,議論聲漸漸平息,轉為倒吸涼氣的聲音。

不少與趙家素有往來的益州本土官員,臉色變得煞白。

田信站在諸葛亮身後不遠處,靜靜地看著這一切。

他心中暗道:

“殺雞儆猴,雷霆手段。接下來,才是真正的重頭戲——觸動整個益州本土勢力核心利益的鹽鐵官營。”

就在眾人心神未定之際,諸葛亮話鋒一轉。

“趙家覆滅,其根源在於貪婪無度,侵佔國利。”

“益州鹽鐵之利,長期為私家所把持,劣鹽價高,劣鐵充斥,民生困苦,軍備堪憂。”

“為固國本,充府庫,利百姓,強軍備,亮意,仿效先漢,推行鹽鐵官營。”

他將一份早已準備好的詳細方案,遞交給身旁的吏員傳閱。

鹽鐵官營!

這四個字比趙家叛亂更具衝擊力,直接觸動了在場許多人的根本利益。

短暫的沉寂後,蜀郡從事楊洪排眾而出。

漢中前線戰事正酣,劉備倚重的益州派代表人物黃權隨軍出征,楊洪此刻便成了本土勢力的領頭羊。

他躬身一禮,語氣帶著幾分沉重與懇切。

“軍師雷霆手段,肅清叛逆,吾等敬服。”

“然鹽鐵官營,事關重大,涉及無數家族生計,且行之有年。”

“驟然變更,恐引發地方不安,是否可暫緩推行,容從長計議,尋求更穩妥之法?”

楊洪的話音剛落,他身後的幾名益州籍官員,如費詩、鄧賢等人,立刻出聲附和。

“楊從事所言極是,鹽鐵之事,牽涉甚廣,還請軍師三思。”

“倉促推行,與民爭利,恐致人心浮動,於大局不利。”

一時間,廳內氣氛再次緊張起來,形成了涇渭分明的兩派。

田信心中暗忖:

“來了,真正的交鋒開始了。鹽鐵,這可是觸動了益州本土豪族最核心的利益蛋糕。”

諸葛亮神色不變,目光平靜地掃過楊洪等人。

“鹽鐵乃國之重器,民生之本,軍備之基。”

“將其掌握在國家手中,方能統籌調配,穩定物價,惠及萬民,而非讓少數豪族囤積居奇,牟取暴利。”

“趙傢俬藏軍械,勾結外敵,難道還不足以說明,放任豪族掌控戰略資源,會帶來何等禍患嗎?”

他語氣平緩,邏輯清晰,句句直指要害。

“官營並非與民爭利,而是抑豪強,利萬民,強國家!孰輕孰重,諸位心中自有公論。”

楊洪等人據理力爭,雙方引經據典,唇槍舌劍,互不相讓。

田信默默旁觀,他雖未發一言,但作為曲轅犁、新式翻車等新政的直接推動者,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對舊有勢力的一種無聲挑戰。

眼看辯論陷入僵局,諸葛亮再次揮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