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信看著劉備眼中那份探究的神色,微微點頭。
“回主公,此事典所載數值,並非沒有盡頭。”
他組織了一下語言,試圖用對方能理解的方式解釋。
“此數最高,可至一百。”
“達到一百者,便意味著其某項才能,在後世近兩千年的無數記載與評說中,被公認為達到了那個時代的巔峰,近乎傳說,無可超越。”
“這更像是後世之人,對我等先輩功績的一種極致推崇的體現。”
“雖非絕對精準的天命刻度,卻也凝聚了無數人的共識。”
諸葛亮在一旁適時補充,聲音恢復了慣有的沉穩。
“主公明鑑。田信所言甚是。”
“畢竟時隔一千八百餘載,滄海桑田,後人所記所感,縱有依據,恐亦難免與實情有所出入。”
“我等觀之,可知大略,察納雅言,足矣。”
話雖如此,劉備心中那份對頂尖人才的渴望,如同被點燃的乾柴,再難抑制。
他目光灼灼地看向牆壁,又轉向田信。
“那……依先生此事典所錄,這世間英豪,可有能臻至一百之人?”
這幾乎是脫口而出的問題,充滿了急切。
田信迎著劉備、法正、趙雲、黃忠四人那無比專注的目光,心中瞭然。
他操控著游標在牆壁上移動。
“據此事典所載,明確標註某項能力達到一百者,僅有三人。”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其一,乃是昔日虎牢關下,睥睨群雄的……”
“呂布,呂奉先。”
“其武力一項,為一百。”
呂布!
聽到這個名字,劉備眼神複雜,既有對其勇武的忌憚,也有對其反覆無常的鄙夷。
趙雲眉頭微皺,顯然對這位三姓家奴沒什麼好感。
黃忠則是冷哼一聲,似乎頗不服氣。
田信繼續說道,游標移動。
“其二,便是……”
他看了一眼身旁的諸葛亮。
“便是軍師,諸葛孔明。”
“其智力一項,為一百。”
法正看向諸葛亮的眼神中,多了幾分釋然,或許還有一絲欽佩。
劉備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連連點頭。
“孔明之智,深不可測,運籌帷幄,決勝千里,自當如此!當得此評!”
田信的聲音再次響起,帶著一絲微妙的停頓,游標最終落在了那個熟悉的名字上。
“其三……”
“便是主公,劉備劉玄德。”
“其魅力一項,為一百。”
劉備先是猛地一愣,彷彿沒有聽清。
隨即,巨大的的喜悅湧上臉龐,瞬間衝散了眉宇間的憂慮與疲憊!
魅力一百?
這聽起來似乎不如智力那般直接決定謀略成敗,也不如武力那般直觀體現戰場殺傷。
但劉備自己心中最清楚!
他顛沛流離大半生,從織蓆販履到一方諸侯,屢敗屢戰,卻總能聚攏人心,總有豪傑賢士不離不棄,甘心追隨,靠的是什麼?
不正是這份以仁德感召天下,讓無數英雄為之傾心,視其為主的獨特魅力嗎!
後世之人,相隔近兩千年,竟也如此看重於此!
“哈哈哈!好!好啊!”
劉備忍不住撫掌大笑,先前因得知漢室未來命運而積壓在胸口的陰霾,彷彿被這意外的肯定衝散了不少。
“如此說來,當世智勇、仁德之最,皆已匯聚於此!”
他意氣風發地掃視了一眼諸葛亮、趙雲、黃忠,以及面色稍緩的法正。
“有諸君相助,何愁大業不成!”
但很快,他又像是想起了什麼,眉頭微微一皺,帶著幾分不解和隱隱的不平。
他看向田信,語氣中帶著疑問。
“我二弟雲長,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水淹七軍,威震華夏!”
“論萬軍之中衝鋒陷陣,取上將首級,放眼天下,何人能敵?”
“為何他的武勇評價,竟會……不如那反覆無常的呂奉先?”
這幾乎是所有人心中的疑問。
尤其是趙雲和黃忠,看向田信的眼神也充滿了探尋。
田信笑了笑,耐心解釋道。
“主公有所不知。”
“後世在評判將領能力時,通常會將個人勇武與統兵作戰區分開來。”
“前者,稱之為武力,指的是單打獨鬥,衝鋒陷陣的本事,呂布確實是此道的極致。”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