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透歷史,三興大漢

第11章 紈絝暗施陰招,田信巧妙應對

諸葛亮的行動效率極高。

命令下達幾日之後,一座臨近左將軍府、原本略顯閒置的小型工坊便被清理出來,撥給了田信專用。

首批精心挑選的木料,帶著新鮮的樹木氣息,被整齊地碼放在角落。

幾名看起來手藝精湛的木匠,垂手立在一旁,等候指示。

向寵一身武官勁裝,站在工坊門口,親自監督著最後的交接。

田信環顧著這間初具雛形的工坊。

一種沉甸甸的責任感,伴隨著隱隱的期待。

就在這時,一陣輕盈的腳步聲傳來。

黃月英的身影出現在門口,依舊是那身樸素的荊釵布裙,但那雙明亮的眼眸裡,閃爍著對新事物抑制不住的熱情。

她沒有絲毫客套,徑直走向堆放圖紙的案几。

那是田信連夜細化完成的曲轅犁與改良翻車的圖樣。

“賢甥這圖,畫得倒是清晰。”

黃月英拿起那張曲轅犁的設計圖,瞬間就鎖定了關鍵。

“犁轅此處彎曲,確是巧思,可減阻力,易於迴轉。”

她微微頷首,表示贊同。

隨即又指向翻車圖紙上鍊條與刮板的連線方式。

“此處若用韌性更佳的桑木或柘木製作卯榫,再輔以銅釘加固,當比尋常捆綁耐用數倍不止。”

她的手指點在圖紙上,提出的建議精準而實用。

“舅母所言極是。”

田信精神一振,這位舅母的實踐知識,正是他最缺乏的補充。

他嘗試著用更易懂的語言,解釋了曲轅犁彎曲設計所依據的力學原理,以及翻車齒輪傳動效率的提升關鍵。

黃月英聽得極為專注,時而蹙眉深思,時而恍然大悟。

她甚至直接拿起一旁的炭筆,在田信的圖紙空白處,飛快地勾勒出幾個關鍵部件的改進細節。

很快,在黃月英的親自指點下,木匠們領會了意圖。

第一具曲轅犁的製作,正式開始。

黃月英甚至親自上手,調整著固定犁轅的模具角度,確保分毫不差。

田信則在一旁,反覆核對著圖紙上的尺寸資料,偶爾提醒著一些受力點的加固要求。

工匠們起初還有些疑慮,但隨著專案的進展,漸漸也收起了輕視之心。

待這裡事情進入正軌後,田信帶著向寵去了城外的試驗田。

試驗田的堆肥坑,也迎來了關鍵的節點——首次翻堆。

田信與向寵並肩站在田埂上。

空氣中,原先那股令人作嘔的惡臭,確實已經淡了許多,轉變為一種類似溼潤泥土發酵的特殊氣味。

幾個負責看管的老農,臉上帶著幾分緊張,幾分好奇,圍攏過來。

“按照我之前說的,將草簾揭開,用長柄叉將肥料從上到下,從裡到外,徹底翻動一遍。”

田信的聲音清晰而沉穩。

“注意要翻得均勻,把裡面的料也翻出來。”

老農們將信將疑,但還是按照吩咐,合力掀開覆蓋的溼泥草簾。

一股溫熱的氣體帶著發酵的氣味散逸出來。

他們揮動糞叉,翻起的不再是粘稠惡臭的生糞,而是呈現出一種深褐色、略帶鬆散的半腐熟狀態。

“嘿!這……這臭味真的小多了!”

一個老農驚訝地叫出聲。

“顏色也變了,看著……好像真有點肥力的樣子?”

另一個老農用叉子撥弄著,嘖嘖稱奇。

先前對田信的懷疑,在親眼所見的改變面前,開始悄然瓦解。

向寵看著老農們臉上那由疑轉信的神情,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

他對田信的敬佩,又加深了幾分。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樂於見到新事物的成功。

成都城內,趙、王、張幾家的紈絝子弟聚在一起,臉色陰沉。

他們聽說了城外堆肥初步見效的風聲。

“那姓田的鄉巴佬,走了什麼狗屎運,竟得了軍師青眼?”

趙家公子咬牙切齒。

“還搞什麼臭烘烘的肥料,我看就是譁眾取寵!”

王家公子附和道,眼中閃過一絲陰狠。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