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翻車大獲成功的喧囂漸漸平息,圍觀的官吏與農戶們帶著激動與憧憬散去。
諸葛亮與黃月英正安排著後續推廣事宜,向寵則指揮吏卒小心看護那架意義非凡的新農具。
田信站在田埂上,目光卻不自覺地在人群散去的方向逡巡。
他心裡隱隱覺得有些不對勁。
按理說,這般新奇熱鬧的場面,那個總是充滿好奇、精力旺盛的關家三小姐,絕不可能缺席才對。
可從頭至尾,他都沒有看到那抹熟悉而英氣的身影。
他走到黃月英身邊,低聲問道。
“舅母,今日怎不見關姑娘前來?”
黃月英聞言,臉上欣慰的笑容微斂,露出一絲關切。
“唉,那丫頭,前幾日貪玩,在城外跑馬淋了些雨,回來便有些著涼。”
她輕輕嘆了口氣。
“這幾日便染了風寒,臥床歇息呢。”
田信心中微微一緊。
腦海裡瞬間閃過少女平日裡活潑跳脫、神采飛揚的樣子。
那份揮之不去的擔憂悄然浮上心頭。
他略作思忖,轉向諸葛亮與黃月英。
“舅父,舅母,既然關姑娘身體不適,外甥想去探望一番。”
諸葛亮看了他一眼,目光平靜無波,並未流露太多情緒,只是淡淡頷首。
“關將軍之女身體不適,你去探望,合乎禮數。府中備有藥材,你可一併帶去。”
他轉向黃月英。
“夫人,備些滋補之物,讓信兒帶去。”
黃月英會意,正要應下。
田信卻連忙開口。
“舅母費心了。不過,我想著病人飲食宜清淡,不如我親手做些易克化的吃食帶去?”
他想到了現代照顧病人的經驗,白米粥似乎是最好的選擇。
諸葛亮與黃月英皆是一怔,隨即都露出些許讚許之色。
田信辭別了諸葛亮夫婦,徑直去了府上的庖廚。
他確實不擅廚藝,面對灶膛裡的火焰、陶鍋裡的米水比例,頗有些手忙腳亂。
他回憶著模糊的印象,仔細淘了米,又尋來幾枚紅棗,切了些許從向寵那裡討來的、據說是溫補的山藥丁,一起放入鍋中。
他蹲在灶前,小心翼翼地控制著火候,額頭上很快滲出細密的汗珠。
那笨拙卻格外認真的模樣,引得旁邊幾個庖廚下人好奇地低聲議論。
黃月英不知何時也來到了庖廚門口,靜靜看著田信忙碌的身影,眼中閃過一絲柔和的笑意,並未上前打擾。
好不容易,一鍋看起來還算像樣的、散發著清甜米香的白粥終於熬好。
田信小心地將其盛入一個乾淨的食盒中,提著它,趕往關府。
關府門前,守衛森嚴。
門房見是個生面孔,衣著雖得體,卻並非官府中人,正要上前盤問。
田信自報家門。
“在下田信,乃諸葛軍師外甥,奉命特來探望關三小姐。”
一聽是“諸葛軍師外甥”,還是來探望自家小姐的,門房的態度立刻恭敬了許多,不敢怠慢,連忙將他引入府內。
穿過幾重院落,來到一處相對安靜的臥房外。
侍女通報後,引著田信入內。
房間佈置簡潔,隱約帶著幾分屬於武將之家的硬朗,但梳妝檯上的銅鏡與一些小巧飾物,又顯露出女兒家的心思。
淡淡的藥草味混合著一絲若有若無的薰香,瀰漫在空氣中。
關銀屏正倚在榻上,身上蓋著錦被。
往日英姿颯爽的臉龐此刻顯得有些蒼白,少了許多平日的飛揚跳脫,眉宇間帶著一絲病中的倦意與柔弱。
她時不時低低地咳嗽兩聲,聲音也有些沙啞。
看到田信提著食盒走進來,她清亮的眸子裡明顯閃過一絲驚訝。
“你怎麼來了?”
她的聲音比平時低了不少,帶著些許鼻音。
田信將食盒放在榻邊的小几上,開啟蓋子,一股溫熱的米粥香氣瞬間瀰漫開來。
“聽舅母說你病了,過來看看。”
他將那碗點綴著紅棗和山藥丁的白粥端到她面前。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