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的允諾,如巨石投湖,在江陵城內激起千層浪。
田信沒有片刻遲疑。
他立刻投身於這項浩大而精密的工程之中。
向寵的行動,同樣雷厲風行。
他幾乎是掘地三尺。
江陵城內最頂尖的船匠、木匠、經驗最老道的鐵匠,一個不落。
全都被向寵請到了田信指定的秘密工坊。
一時間。
各種珍貴的木料、新煉的精鐵、數不清的工具,流水般湧入工坊。
然而,第一個難題便如攔路猛虎般出現。
水輪的設計。
這東西,既要能最大限度地捕捉江水奔流之力,將其轉化為切實有效的動能。
又不能因為體積過於龐大,而拖累樓船本身的航行穩定與轉向靈活性。
田信伏在堆滿了圖紙的案几前,眉宇深鎖。
炭筆在粗糙的麻紙上不斷勾勒、修改。
最終,他敲定了一種可調節吃水深度的半潛式水輪方案。
這種水輪,在非戰鬥狀態下可以抬升,以減少水流帶來的阻力。
一旦投入戰鬥使用,則能根據江水流速的快慢,靈活調整其入水的深度。
以此,求得最佳的驅動力量。
然而,齒輪組那邊的挑戰,更為嚴峻。
這套複雜至極的系統,不僅需要硬生生承受水輪傳遞過來的磅礴巨力。
更要透過不同大小齒輪之間的精密配合,實現有效的變速與力量傳導。
其對所用材質的強度、加工的精度,都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
“僅憑這水流子,就能拉開那般床弩?”
“莫不是痴人說夢?”
工坊的角落裡,幾位鬍鬚花白、滿臉褶皺的老匠人,正湊在一起竊竊私語。
他們時不時朝著田信忙碌的方向指指點點,眼神中充滿了懷疑。
他們這些人,打了一輩子鐵,造了一輩子船,擺弄了一輩子木頭。
卻從未見過,也未曾聽聞過如此異想天開的設計。
僅憑那柔弱無骨的江水之力,便想驅動千斤重弩?
改造的過程中,這些經驗豐富的老工匠雖然不敢公然違抗軍令。
但那消極怠工、敷衍了事的跡象,卻難以掩飾。
私下裡,質疑的聲音,也如同潮水般,從未真正停歇過。
向寵何等敏銳。
他很快便察覺到了這股湧動的暗流。
他臉色一沉,當即召集所有工匠,立於眾人之前。
一番嚴厲申斥,聲色俱厲,不怒自威。
“此乃君侯親自下令督造之軍國重器,關乎我荊州安危,關乎大漢興衰!”
“爾等務必竭盡心力,不得有絲毫懈怠!”
“若有陽奉陰違、貽誤軍機者,軍法從事,絕不姑息!”
軍法的威懾之下,工坊內的氣氛為之一肅。
同時,向寵也敏銳地發現。
人群之中,有幾名眼神靈動的年輕工匠,似乎對這項前所未聞的新技術,抱有極大的熱情。
他當機立斷,將這幾名年輕工匠挑選出來。
作為田信身邊的核心骨幹,重點培養,委以重任。
田信對此心知肚明,卻並未過多分心。
他親自挽起儒衫的袖子,與那些被挑出來的年輕工匠一同吃住在瀰漫著桐油與鐵屑味的工坊。
昏黃的油燈下,他耐心地向這些年輕工匠,細緻入微地講解著每一個部件的設計原理,每一個結構的巧妙之處。
齒輪咬合的精度若是稍有不足,他便帶著工匠們一遍又一遍地細心打磨,不厭其煩。
軸承的轉動若是不夠順暢,他便嘗試用不同的油脂進行潤滑,甚至開始冥思苦想,尋找更耐磨、更堅韌的新材料。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