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明德府內一間特闢出來的花廳裡,趙軒特意召集了他新招攬的三十多名文官,還有軍中將領參會旁聽。
包括工部虞部司郎中王珪、戶部劉主事、工部孫司匠、兵部張校尉等人。
眾人濟濟一堂,正襟危坐,目光齊刷刷投向首座的趙軒。
趙軒今日換了一身素色便服,更顯幹練。
他環視一週,開門見山:“諸位,今日召集大家,是為日後涼州政務的統籌。”
“本王以為,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涼州事務千頭萬緒,若無一套行之有效的章法,只會事倍功半,甚至一團亂麻。”
說著,他從袖中取出一個物件,方方正正,木框內穿著一串串算珠,正是他依稀記得後世模樣,命巧匠連夜趕製出來的算盤。
“此物名為‘算盤’,乃計算利器。”
趙軒將其置於案上,手指輕巧撥動,算珠碰撞,噼啪作響,清脆悅耳。
“傳統的算籌雖精妙,記錄與運算卻略顯繁瑣。”
“此物上手極快,運算便捷,尤其適用於賬目核算、錢糧排程。”
戶部出身的劉主事,一輩子跟數字打交道,此刻眼睛都快黏在那算盤上了。
他伸長脖子,滿臉新奇:“王爺,此物……當真能比算籌更快?”
他語氣中帶著一絲本能的懷疑,畢竟算籌之法已沿襲千年。
趙軒微微一笑,也不多言,隨口報出幾組頗為繁複的加減乘除,手指在算盤上靈活跳動,兔起鶻落間,不過片刻,便清晰報出答案。
他又示意劉主事用算籌當場驗算。
劉主事不敢怠慢,凝神靜氣,額角漸漸滲出細汗,算了半晌,才得出結果,與趙軒所言分毫不差,速度卻慢了何止數倍。
“神了!簡直神了!”
劉主事一拍大腿,驚歎出聲,看向算盤的眼神瞬間變得火熱。
其餘官員也看得目瞪口呆,繼而嘖嘖稱奇,交頭接耳,彷彿看到了什麼稀世珍寶。
趙軒趁熱打鐵,又取出一張早已備好的宣紙,上面用毛筆寫著一些他們從未見過的奇特符號。
“此乃從西域傳來的‘阿拉伯數字’!”
趙軒指著紙上的“1”、“2”、“3”等符號,逐一介紹。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再配上一個‘零’,共十個符號,配合進位之法,便可記錄天下所有數目。
其書寫之簡便,辨識之清晰,遠勝漢文數目字。”
他當場演示瞭如何用阿拉伯數字進行豎式加減乘除,官員們看得眼花繚亂。
起初只覺這些彎彎繞繞的符號古怪至極,不成體統。
待趙軒耐心講解明白其中原理與便捷之處,眾人又紛紛露出恍然大悟之色,看向趙軒的目光中,敬畏之色更濃。
“本王要求,日後涼州所有賬目、府庫資料、田畝清冊、人口統計、軍需調撥等,皆以此新法記錄、整理、核算。”
趙軒語氣平靜,神色間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權威。
“各部司主官,需定期向本王呈交奏報。”
“奏報之中,要用資料說話,本王要知道每一分錢糧的去向,每一項工程的進度,每一支隊伍的員額與耗損。”
工部虞部司郎中王珪撫著鬍鬚,目光炯炯,沉思片刻後,激動地站起身:“王爺此法,若能於涼州順利推行,於吏治之清明,政務之高效,實乃開天闢地之舉!”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