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於《狩獵》票房的大爆,韓三評對《入殮師》信心十足。
至於上映檔期,則是選在了2001年4月4日,這天是清明節,跟《入殮師》的題材十分相配。
4月份其實還有一部電影上映,北電同門富大隆的《紫日》,這是馮曉寧戰爭三部曲的終章,口碑很好,但票房卻不怎麼樣,只有1200萬,對《入殮師》構不成什麼威脅。
這個時候已經有所謂的五一檔了,這會兒五一還是7天假期,不過五一檔有一部進口片《木乃伊歸來》,豪取6800萬票房,創造了進口片分賬記錄,《入殮師》沒必要去剛。
暑期檔這會兒倒是已經有了,不過暑期檔也有一部好萊塢猛片,大本的《珍珠港》,票房直接破億,妥妥的洪水猛獸。
國慶檔也算一個熱門,可《入殮師》這種題材跟國慶檔不搭啊,而且國慶檔也是主旋律的主戰場,下達觀影指標包場看電影就問你怕不怕。
至於春節檔,好吧,這會兒就沒春節檔這個說法,就算有,《入殮師》也肯定不興去的,誰春節看這種題材啊。
所以綜合考慮,還是4月4日清明節最合適,一是題材高度契合,二是沒有競爭,三來,這時候距離柏林電影節閉幕也沒過去多久,金熊獎帶來的潑天熱度還在。
高校巡迴演講這一塊,這次沒用張會君提,直接就把中戲考慮了進來,而且還是第一站。
“恭喜陳卿導演斬獲第51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一來到中戲門口,一條鮮豔的橫幅映入眼簾,讓陳卿不禁多看了一眼校門,沒錯,這是中戲,不是北電。
怎麼中戲也開始掛橫幅了?
被北電傳染了嗎?
陳卿還真猜對了,中戲掛橫幅這一招還真是跟北電學的,而且還青出於藍,寫什麼的都有。
“感謝北電,為我中戲學子培養大導。”進了學校,便看見教學樓上也掛了一條,只是這上面的內容讓陳卿有些哭笑不得。
啥叫為你們培養大導?
不過想想北電的優良傳統,想想自己幾部電影全找的中戲演員,好吧,這個感謝貌似很合理。
只是既然感謝北電,那掛在中戲校園裡不合適啊,應該掛到北電去。
陳卿哪裡知道,人家早就掛過了,而且還就是眼前這一條,這次本著不浪費的原則又掛了上來。
“陳卿導演,一定要把北電的優良傳統繼承下去且發揚光大!”這條橫幅說出了廣大中戲學子的心聲。
“陳卿導演,我想演你的戲!”這個就比較直白了,但也是心裡話。
“陳卿導演,我還單身!”
“陳卿,我愛你!”
“陳卿,我要跟你生孩子!”
“陳卿導演,地上一個猴,樹上騎個猴,請問幾隻猴?”
一開始的橫幅內容還好,後面的橫幅漸漸的就不正經起來,尤其是幾隻猴那橫幅,一度讓陳卿懷疑趙苯山是不是也穿越了過來。
要不然怎麼會寫出如此天才而又熟悉的問題?
跟中戲比,北電的橫幅還是太樸實無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