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非‘狗來財,貓來災’,而應是——
“狗來富,貓來貴!”
即便如此,還是有彈幕進行反駁。
“那為什麼會傳出‘豬來窮,狗來富,野貓進家戴孝布’啊?這不就說明家中出現貓不吉利麼?”
“不是這樣的。”陳念搖頭。
“你這樣的想法就跟歐洲黑死病,被認為是貓帶來的不詳一樣,耗子多了,人自然就容易染病。”
“同理,家中老鼠多了,貓不就多了嗎?”
“貓抓老鼠是天性。”
“家中出現貓不是不吉利,恰恰相反的是,這說明你家的鼠患嚴重,貓能消滅老鼠,保護糧食,間接促進家庭積累,是好事一件啊!”
陳唸的話如同撥開迷霧,讓觀眾醍醐灌頂。
“原來是這樣!”
“天吶!我一直錯怪黑貓了!”
“保護糧食的小英雄,卻被說成災星太冤了!”
“我家以前糧倉鬧耗子,就是一隻大黑貓幫忙解決的!後來它老死了,我奶奶還給它立了個小墳頭呢!”
見風向轉變,陳念欣慰地笑了笑。
“當然咯,這些傳說故事,無論是祥瑞還是警示,都是過去時代留下的印記,屬於民俗文化的一部分。”
“咱們現代人不搞封建迷信那一套昂。”
“大家只需要記住一點——”他目光溫柔地掃過螢幕。
“每一隻貓貓,無論毛色如何,都是獨一無二的精靈,它們的可愛與陪伴,才是無與倫比的珍寶!”
這時,有彈幕好奇發問。
“主播主播!那怎麼判斷一隻玄貓是不是血統純正,像你說的那麼‘貴’呢?”
陳念眼睛一亮,來了興致。
他身體微微前傾,右手瀟灑地一展,彷彿化身茶館裡博古通今的說書先生,帶著幾分自豪與考究:
“說到選貓啊,還是得看咱老祖宗的智慧和眼光!”
“頂級玄貓毛色是什麼樣子的呢?”
“古人曰:應有深棕、酒紅暗光,非死黑,在日光下泛紅棕光澤的玄貓,稱“金絲虎”,價勝黃金!”
他隨手在平板上調出古籍圖影,侃侃而談:
“唐代《酉陽雜俎》中亦有記載:純黑金瞳為一級祥瑞,獻帝王;黑身白爪稱“踏雪”,二級祥瑞,官宦可養;尾尖帶白謂“墨玉垂珠”,三級,商賈最愛。”
他搖頭晃腦地笑著。
臉上洋溢著對本土文化寶藏的驕傲。
“瞧瞧,咱們玄貓的高貴血統和文化地位,可一點都不比那些漂洋過海來的名貴貓種差嘞!”
觀眾聽得如痴如醉。
在陳唸的描述下,玄貓的形象從單純的‘黑貓’,躍升為了承載著豐富文化底蘊和神秘氛圍的‘文化使者’和‘故事載體’,比之前的科普更要吸引人一些。
可以說這一切都精準戳在了國人的心巴上。
dna密碼正確了屬於是!
科普環節結束時,彈幕區充滿了意猶未盡的呼聲:
“別停啊主播!再多講點!”
“太有意思了!比追劇還過癮!”
陳念趁機說道。
“看來大家對咱們本土貓貓的熱情真是擋不住啊!巧了!這兩天我正著手準備,做一個‘中華田園貓圖鑑’系列影片,把咱們中華大地上的貓貓故事,好好給大家講一講!到時候,大家可要記得來捧場啊!”
彈幕瞬間整齊刷屏。
“這次一定!這次一定!”
陳念哈哈大笑:“好好好!不是‘下次一定’就行!”
接著便是連麥環節。
首先出場的這名幸運貓友,上來就給了陳念一個驚喜。
貓友展示的並不是自家貓咪。
而是一塊直徑18cm的圓形浮雕,浮雕上的貓咪呈側身蓄力姿態,前爪微抬似撲擊!
雙圈鏤空雕的雙眼看起來格外炯炯有神,宛如活物!
正是陳念剛剛有科普到的物件。
玄貓瓦當!
“主播主播!我家正好有一件你說的玄貓瓦當,你快幫我看看是不是真的!”
鑑貓現場秒變鑑寶現場。
陳念一拍桌子:“無人扶我青雲志,我自踏雪至山巔!”
“這位寶友還是下去沉澱沉澱吧!”
一時間,直播間的氣氛變得格外歡樂。
(帥就一個字,喵只說一次~)
還在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