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相親:我的情報無限重新整理

第164章 全進自己口袋了

“雙倍?那就是300萬吶。”張哲嘖了一聲:“姐妹,家裡這麼有實力的嗎?”

“我爸媽是做生意的,家裡大概是a8.6的水平。”

“果然不是一般家庭。”張哲倒是有這個心理預期,聽到溫州就懂了。

溫州人做生意是真的厲害,《溫州一家人》張哲可是完整的看過一遍,當地人創業幾乎成了一種習慣。

但自己家有錢,不代表不想掙錢了,這個雙倍彩禮陪嫁的習俗,還真不一定是男方佔了便宜。

很多觀眾都想錯了,覺得男方掙了150萬。

“彩禮一般是給的現金,你們那邊的陪嫁也是現金嗎?”張哲仔細打聽道。

“對,是現金。”

“厲害厲害。”張哲點點頭:“我瞭解沒錯的話,你們那邊應該只嫁當地人吧?”

“如果真有這個習俗的話,只要雙方家境相當,應該不成問題才對啊?”

“你有什麼困擾嗎?”

張哲甚至都沒問這個女生的個人資料,哪怕她長得很醜都沒關係,同一個地區的婚嫁,有習俗一般都是需要遵守的,不然就有侮辱人的性質。

比如某個村結婚就是要八抬大轎迎進門,輪到你結婚,你非要新娘子走過來,全村人都知道你在打壓人家新娘子了。

“我現在的情況是,我在燕京。”女方解釋道。

“我家的生意也在燕京這邊。”

“但是燕京本地好像沒有彩禮的習俗,他們是一分錢彩禮都不給的那種。”

“燕京也沒彩禮嗎?”張哲問了一句,突然想起來自己好像連過一個冀省的大哥,人家也是這麼說的。

【我們燕京人確實不幹賣女兒的事】

【要彩禮是示弱啊,誰都丟不起這個人】

【在我們這兒,給彩禮那是罵女方家裡人沒出息,要買他的女兒】

【還得是京爺】

【她人在燕京,為什麼要遵循溫州的習俗?】

張哲看了一下彈幕,不得不說,帝都的思路很現代,尤其是有女兒的家庭,他們普遍認為:

把女兒養大成人教育好,那是為人父母的責任和義務。

我又不是專門為了你家培養的,你給我錢算咋回事?

很多地方都解釋說,要彩禮是為了報答女方父母的養育之恩,但這事兒,在燕京好像不成立。

有個老哥總結的特別好:

在燕京人眼裡,收別人錢證明自己缺錢;給別人錢才是有面兒的事。

“看來燕京確實沒彩禮。”

“姑娘,要不你在燕京找個你們溫州的呢?”

“這樣的人,我爸媽有推薦過一個。”女生年紀應該不小了,所以這些事都經歷過:“他家裡比我家要稍微差一點,年紀跟我差不多。”

“但是他家明確表示,結婚只出房,最多10萬的彩禮意思一下,至於陪嫁,給不給都無所謂,反正他家也不缺錢。”

“我爸媽不能接受。”

“他們說一定要150萬,10萬彩禮那是普通家庭。”

“等會兒……”張哲做了個停的手勢:“你們那邊還有給10萬彩禮的?那普遍的金額到底是多少?”

“一般是18萬、28萬,我有個發小是38萬。”

“老師,我前面說的習俗,是雙倍陪嫁,不是說都是150萬,這個金額是我爸媽定的,他們想的是我嫁過去以後能過得舒服點。”

“嗯,你父母站在為你好的角度,這麼想確實沒問題。”

“但這個事情,得掰成兩塊來分析。”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