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裡的好兄弟們把張哲的想法,裡裡外外的分析了一遍。
最好的情況是:他成大網紅了,轉行直播帶貨一年收入2000個,然後翻車被永封。
最差的情況是:投入的錢和精力全部打水漂,賠本賺吆喝,最後直播間還被封了。
張哲歸納總結了一下他們說的話,把優缺點全部寫在紙上,一個個列出去,接著嘗試去找解決問題的答案。
做題什麼的,對他來說太熟悉了。
一直到忙活到半夜,還真給張哲找出來一個答案:
那就是去婚介所找份短期的工作。
不一定是去當媒婆,媒婆這崗位的含金量還是太高了,不僅要求口才和情商,還要求靈活的底線,一般人幹不來,也不一定能透過面試。
實在不行,張哲去當個幫忙建檔案的文員就挺好的。
文員不僅可以接觸到一手的資料,還能近水樓臺先得月,遇上滿意的,直接讓自己的同事幫自己安排相親。
最重要的是,願意花錢去婚介所找相親物件的人,大都意願很高,甚至很急,比在媒婆的直播間找靠譜多了。
“我一個211的本科生去應聘文員,對待遇還沒要求,應該很好找到工作吧?”
“又不是事業單位,應該沒那麼卷。”
保險起見,張哲還是決定去找本地最大的幾個婚介所,越大肯定崗位越多。
他按照本地的婚介所排名,結合貼吧的口碑,連夜圈定了幾家,然後挨個去看有沒有招文員的。
全部看了一遍,張哲有些失望,這些婚介所都只招“實習媒婆”或者“月老學徒”,其他的崗位根本沒有。
不過他並沒有洩氣。
根據他在大城市找工作的經驗,很多公司不是沒有崗位需求,而是沒有把需求放到網上。
找hr或者線下問一下,也許就有了。
……
第二天一早,張哲起了個大早。
他爸媽還在洗漱呢,就看到他收拾完準備出門了。
“你這麼早出去幹嘛?”張母有些狐疑的問道:“不會是去找你的同學上網咖?”
“不是啊,我去知音婚介所看看。”
“去哪兒?”張母眨眨眼,還以為自己幻聽了。
“就咱們這裡最大的那個婚介所。怎麼了,這個知音婚介所有雷嗎?”
“沒有沒有。”張母連連搖頭,興奮之情溢於言表:“那你快去吧,他們那邊八點半就上班了,你早點去免得排隊。”
“哦,知道了。”
張哲提著檔案袋,在張母殷切的目光注視下,騎著電驢出了小區。
一想到自己等會兒要去幹什麼,他就忍不住想笑。
既當裁判、又當選手,這在相親界絕對算邪道了。
他的第一個目的地,是一個有著20多年曆史的老牌婚介所——知音婚介所。
相親本身就是一件地域性很強的事。
大家說相親,一般都是說在某某地找,有時候甚至會具體到某個縣。
所以一般在當地歷史越久的婚介所,越被大家熟知和信任,當地的居民和婚介所的羈絆也就越深。
據張哲所知,他的二表舅就是在知音婚介所找到的舅媽,表舅的女兒去年也是在這個婚介所找到的物件,現在孩子都滿月了。
像這種兩代人都跟婚介所有交集的事,絕對不止張哲二表舅家這一個孤例。
成千上萬估計都說少了。
這足以見得知音婚介所的厲害。
……
既然是一家老牌的婚介所,自然要開在老城區,四周都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居民樓,破舊、但生活氣息十足。
張哲在路邊吃了兩屜小籠包,又休息了一會兒,才等到婚介所開門。
正正好好八點半,卷閘門“吱吱吱”的升了起來。
張哲站起來整理了一下儀容,成了當天第一個走進婚介所的單身漢。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