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段是大學畢業的時候開始的,對方是同齡人,談了三年半,互相已經見過父母了,然後突然有一天,他回去找他前女友了,說他心裡喜歡的還是當初的白月光。”
“從這段經歷開始,我就有點不相信男人了。”
“第二段是和一個江寧的大叔談的,他比我大8歲,談到後面發現兩人之間代溝有點大,就分手了。”
“最後一段是談了個學生,他在盛海讀研,他當時跟我說的是他要考公考編,留在盛海和我在一起,但是等畢業以後,沒有考,直接回老家去了。”
【這談的物件都是些什麼人啊?】
【我理解她了,我要是碰上這些物件,我也會懷疑愛情】
【姐妹這不是你的錯,是你遇人不淑罷了】
【這女的非常的自我】
影片那頭的女生,說著說著,聲音都有點變了,略微有點哽咽,聽起來委屈壞了。
這邊的張哲聽完對方的三段感情經歷後,表情複雜。
對方說的太避重就輕了。
太美化她自己了。
剛才介紹感情經歷的時候,系統往外彈的情報就沒停過。
雖然全是【低價值情報】,但是真相全都有。
【您的相親物件周悅和她初戀男友分手,是因為雙方彩禮嫁妝沒談攏,周悅的父母要求男方在盛海全款購置婚房,男方大學畢業沒多久,根本做不到】
【周悅第二次分手是因為她接受不了男方的女兒,她本來覺得自己能做繼母,但是男方女兒跟她脾氣不搭,每次見面最後都吵架,只能分手】
【周悅上一次分手是因為男方考編失敗,雙方大吵一架後不歡而散】
對比情報和女方說的話。
張哲對影片那頭的女生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
同時也深刻的理解了什麼叫“未知全貌,不予置評”。
觀眾裡其實有人還算清醒,沒有直接站隊,而是給出了一個“女生很自我”的結論。
結合張哲的情報來看,那可不嘛?
“我來談談我聽完以後的感受哈。”
張哲整理了一下思路,這個女生是想要被罵醒的,雖然不至於真的罵,但有些話肯定得說得尖銳一點:
“三段經歷聽下來,你一直在以一個受害者的思維去看問題,好像三個前男友就是上輩子跟你有仇,這輩子報復你來了。”
“這種機率不是沒有,但很小很小。”
“就像彈幕說的,你非常的自我,錯全是別人的,你完全沒有錯。可能你確實沒錯,但是從你的選擇看,你明顯沒有吸取教訓。”
“尤其是最後一段戀情,你都工作多少年了,還能去找一個在讀的研究生談戀愛的?圖人家年輕嗎?年輕必然代表著不穩定,你能意識不到?”
“你的情況你自己比我清楚,年紀大了以後,你還找個不穩定的物件談戀愛,最後指責對方沒兌現承諾,除了讓你自己心裡舒服點,沒有任何意義。”
“你只是在為自己錯誤的選擇買單罷了。”
【主播可以,分析到點子上了】
【我就感覺這女生哪裡不對,現在一聽確實是,她全是一種被辜負了的態度,問題是她找的人就不對】
【這女生就是單純的腦子不清醒】
“我……我可能確實有問題。”
女方被張哲說得低頭了,臉上的表情更衰了一點:
“但是我也不知道問題在哪兒,我周圍的人都沒人跟我說這些。”
“你不能老指望別人啊。”張哲第一次有聽人說話聽得眼前一黑的感覺,這姑娘是真抓瞎啊:“你得自己總結歸納,什麼樣的人適合你,什麼樣的不適合。”
“我現在感覺你就是在用窮舉法,不同型別的男生都試一遍,同齡人、大叔型的、學生。”
“那你有福了,男生別的不多,就是型別多,還有家暴男、媽寶男、軟飯男、pua男、霸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