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不是這樣的,我是想跟他在一起的。”女方有點激動的辯解道:“彩禮是我們這邊的風俗,太少了的話,我爸媽會讓人看不起的。”
“真的嗎?你哪個地方的?”
“報下地址,我找人去問問,要是你們附近有女生8萬8的彩禮就出嫁了,你能來直播間道個歉嗎?”
張哲說的很篤定。
版本大殺器黃毛的存在,讓一切彩禮都是笑話。
還想要彩禮?黃毛上門不順走老丈人的煙就已經很給面子了。
什麼習俗,都是講生意的藉口罷了。
有些村子的歷史攏共才幾十年,就兩三代人,往前到爺爺奶奶那一輩,結婚的時候飯都吃不飽,還講彩禮?
合著所謂的習俗,能在80、90後這一代人瞬間形成?
那再過20年,錢沒現在值錢了,彩禮的習俗豈不是又要變成不到100萬不嫁了?
什麼自適應習俗?
所以,彩禮是習俗這話就是騙人的。
果然在張哲說完這話後,女方不嘴硬了。
她支支吾吾的說:“但是我爸媽要這麼多彩禮啊!”
“那就說你爸媽要的嘛,有什麼丟人的?”張哲直接笑了,就討厭這種裝的:“什麼年代了,【賣】女兒是什麼新鮮事嗎?”
“你的情況就很簡單:你不降價,你男朋友買不起,這生意做不成。”
“找我也沒用,我這裡又沒有結婚下鄉的活動,沒有百億補貼給你們領。”
【要不考慮下拼多多吧?拼個彩禮出來】
【談不攏就算了,放過那個男生吧】
【我也覺得糾纏沒意思,人家男生都沒講價,是你一直在加價】
“可是我跟我男朋友還互相喜歡啊。”
“打住。”張哲擺擺手:“羅老師說過一句話,叫【被包養了就不要談獨立人格】,我也給你一句話,【既然是商品交易就不要談感情】。”
“我不是商品。”女生反駁道:“老師你不要物化我們女生,好嗎?”
“我沒說你是商品,你誤會了。”張哲嘿嘿一笑,想練拳,防著你呢!
“我說的是,你的婚姻是商品。”
“有什麼區別嗎?”
“當然有區別。”張哲哼了一聲:“如果你的婚姻不是商品,那麼當你的男朋友因為沒錢而考慮放棄的時候,你有一萬種方法。”
“你可以讓你爸媽就陪嫁幾床被子,降低一下彩禮;”
“你可以自己出錢買三金,反正三金最後也是你自己拿著了;”
“你可以把婚禮儀式簡化,省下一大筆錢;”
“你甚至可以把自己的存款拿出來,出一部分自己的彩禮錢。”
【我的彩禮就有一半是我老婆出的,我們兒子已經五歲了】
【女生自己買三金是真可以,買完說不定還能掙錢】
【相親認識的這麼計較也就算了,自由戀愛結婚的確實沒道理這麼算計】
【這女生就是家庭環境不對,自己也沒腦子】
張哲說完,女生直接一點聲音都沒有了。
連續問了好幾遍,都沒反應。
“這也沒掉線啊。”張哲疑惑的搖了搖頭:“姑娘,我斷開連麥了哈。”
“你要是不服氣的話,可以去發帖掛我。”
“不過我還是勸你別去了,我怕罵你的人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