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老點頭:“好!”
接下來,圖紙也就不用搞了,直接去實驗室,上木工活!
木工師傅為難了,沒圖紙,怎麼做?
於是,秦亮親自上手指揮!刨花飛濺,木屑橫飛,兩天的時間,機頭就做出來了,看著這個漂亮的機頭,屠老有一種錯覺。
“老達索說過,一架漂亮的飛機,一定是一架好飛機,這機頭雖然還沒有完成資料計算,但是僅僅看這外觀,就很漂亮!”屠老感慨。
尖錐形狀的機頭,向後不斷延伸,逐漸變得臃腫起來,在座艙下面,兩邊出現了d型進氣口,機頭下方是起落架艙,上面是座艙,這佈局,看著就有種三代機的氣派,誰能相信,這是米格-21的機頭?連它媽都認不出來!
“嗯,我看,咱們可以再點綴一下,大傢伙說,是畫條龍好呢,還是畫個老鷹頭?”秦亮開口問道。
“算了吧,別弄巧成拙了,接下來做機身,加機翼,把整體做出來!”羅主任開口:“你小子這提議還真不錯!等空軍過來,請他們到現場一看,他們妥妥的百分之百的喜歡!”
如果只是改機頭,那做個機頭就行,但是己方原本的專案是改雙三角翼,所以機翼也得做出來,那就得有機身,既然都做到這種程度了,乾脆把整個飛機都做出來算了!
聽羅主任這樣說,秦亮突然想到了什麼。
“屠老,你說,我們能不能把後機身做成整體的,在尾部下方開口,方便部隊檢修更換髮動機?”
這也是米格-21孃胎裡帶出來的。
老毛子在設計飛機的時候,從來都不考慮後勤維護保養,怎麼方便怎麼來,米格-21的發動機,是和機身安裝在一起的,拆解的時候,得把後機身拆下來,才能更換髮動機。
地勤們需要折騰一整天,才能拆開,然後換上新發動機,安裝,又是一整天!
偏偏配套的發動機壽命短,早期型號只有一百個小時,所以,拆裝工作讓地勤們苦不堪言。
再看看西方,都是在屁股下面挖個口子,再設計一個特殊的支架,直接就能把發動機給抽出來,拆裝整個工作,十五分鐘就能完成!
“你小子,是在給咱們出難題啊!”屠老嘆了口氣:“咱們知道這樣設計的好處,但是……咱們都沒有見過啊!”
這些年來,東方的航空工業就是在老毛子的產品基礎上修修補補,簡單改進,現在這種改頭換面,還是第一次!至於後機身換髮動機……怎麼設計?你不僅僅要保證發動機拆裝方便,還要保證發動機的動力能可靠地傳遞給整個飛機!
改發動機艙,就意味著大改,還得重新計算!
“屠老,反正也得重新計算,咱們乾脆一起改!至於怎麼設計,我這裡倒是有一些淺薄的見解……”
這有啥難的,後世咱們哪款飛機不是這樣設計的?秦亮對這種結構瞭然於胸!
“是嗎?那接下來做後機身模型,你直接給做出來?也好讓咱們過過眼癮!”
ps:風之神2016的打賞,感謝各位書友的追讀和投票,歡迎瓜大校友!
圖片上面是拆屁股的米格-21,下面是米格-15.有關圖片介紹功能,華東之雄已經給點娘建議了,希望能儘早開發出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