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78,我考上了西工大

第85章 提前把殲十送上天

武侯區,大石東路,一座三層小樓內。

一樓左右都是空曠的房間,裡面可以擺開上百張繪圖板,想到那麼多人在這裡一起繪圖的場景,秦亮就會覺得很壯觀,不過……畢竟還是太落後了,隨著計算機輔助設計時代的到來,紙上作業最終會被淘汰掉。

二樓,小會議室。

“當年,為了滿足國土防空的需求,空軍提出了雙2.8的目標,因為指標太高,無法完成,降低到了雙2.5,之後又降低到了雙2.2.”宋老介紹完了殲九的來歷,繼續介紹殲九的研發經歷。

看著面前那個殲九終極版的模型,秦亮無奈地搖頭:“宋老,我認為,這款飛機的設計,有很多問題。”

“亮子,你說!”宋老拿起來了筆記本,拔開鋼筆帽,開始認真地準備記錄。

“首先,設計方向就錯了,高空高速已經過時了,機動性才是王道,全機的設計,應該圍繞提高機動性來進行!”

“是啊,1965年,大概是四五月之間,當時老葉帶著總體室的人去部隊調研,從鞍山到海南島轉了一大圈,回來就說,部隊對於高空高速根本就不太重視,部隊最想要的就是機動性,只可惜,當時咱們考慮到各種情況,最終還是按照截擊機的方向進行。”

“什麼情況?”

宋老苦笑:“要機動性,發動機就得給力,咱們的渦扇六在跨音速時候推力增長慢,加速也緩慢,這樣機動性就好不起來,殲九原本是按照殲八高配版來搞的,這要是成了猴版殲八,就成替身了。”

說到飛機,就不能離開發動機,現在,國內軍機最大的問題,就是發動機!

“既要推力大,提速還得快,我認為,還是用渦噴比較好,我們已經拿到了米格-23戰機,完全可以測繪仿製上面的發動機!”

殲十研發之中,最大的問題就是發動機!渦扇六下馬了,渦扇十上馬了,紙面資料很漂亮,611所的殲十,就是以渦扇十為基礎的。可惜,先進的航發,哪裡有那麼容易搞出來的!

進入九十年代,殲十依舊停留在繪圖紙上,於是,空軍著急了,強行要求換三姨夫,當時的611所是不情願的,換髮動機,機身全部得改!

進氣流量大,橢圓形的進氣道成了矩形,後面發動機粗,後機身重新調整,改進工作量幾乎要趕上重新研製了。

不過……效果還是很不錯的,要是不換髮動機,殲十怕是又會胎死腹中,直至殲十裝備部隊十幾年之後,渦扇十才真正成熟!

現在,渦扇十還沒影呢,渦扇六這個坑爹貨還在騙經費,秦亮不看好這些,想要將殲十儘快送上天,用米格-23的發動機最合適!

r29-300發動機,加力推力高達12.5噸,軍用推力也有8.3噸,對殲十來說,絕對夠用!雖然渦噴的結構導致它費油,但是它的直徑只有912毫米,相比1180毫米的三姨夫,它要細一圈,這樣必然會帶來迎風阻力的降低。

所以,實際用起來,r29發動機不見得比三姨夫費油!三姨夫在全包線範圍內的推力都不如r29.

“亮子,馬上要進入八十年代了,我們要是還用渦噴……”宋老皺著眉頭,這也太落後了吧?

“1968年,美國佬開始搞三代航發,1974年,f100發動機橫空出世,用了六年的時間,但是直至現在,裝備部隊的f100發動機都爆發出來了很多問題,軍方苦不堪言,以他們的技術,十年都打造不出一款先進航發來,對我們東方而言,就得用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宋老,您覺得,我們等得了這麼久嗎?”

“秦亮同志,你還不知道,我們的渦扇六已經上臺架很多年了,就差臨門一腳而已。”一旁,設計所裡一名骨幹工程師開口。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