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香江:從糖水鋪到實業帝國

第16章 維園首日

很快,人潮開始湧動。

陳記糖水檔口散發出的香氣,在這清晨的微寒中,吸引了大量遊客。

“好香啊!媽咪,我想食糖水!”一個小女孩拽著母親的手,眼睛直勾勾盯著油鍋裡翻滾的鹹水角。

“咦?陳記?是不是報紙上登的那個?”

“夥計,來碗紅豆沙,加兩個鹹水角!”

“我要芝麻糊套餐!”

“.”

僅僅開市十分鐘,四個檔口前就排起了長龍。

工人們分成幾個小組,動作迅速,配合默契。

陳秉文親自在一號檔口坐鎮,他要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隨時排程。

“陳記秘製糖水!紅豆沙暖胃,芝麻糊潤肺,新鮮炸嘅鹹水角脆卜卜!行年宵,飲陳記,甜甜蜜蜜行大運咯!”

夥計們一邊忙活,一邊吆喝。

自從1960年舉辦第一屆維園年宵以後,過年逛年宵市場成為港島市民的傳統。

除了維多利亞公園,旺角、深水埗同樣設有年宵市場。

但人數及熱鬧程度,都遠遠達不到維園年宵萬分之一。

港島市民遊年宵市場買年花,圖的就是新年討個好彩頭。

夥計們的吆喝聲讓遊年宵的市民們不由自主地被吸引過來。

四個陳記糖水檔每個檔口都擠滿了人。

夥計們額頭冒汗,動作不敢有絲毫停歇。

“一號檔,紅豆沙快要賣光了!”

“三號檔,鹹水角快賣光了!”

“四號檔,找零不夠了!阿海,把備用零錢箱送過去!”

“二號檔排隊太長,引導部分客人去三號檔!”

陳秉文在四個檔口間快速穿梭,哪裡隊伍太長,他立刻過去引導分流。

哪裡原料告急,他還要聯絡食品廠火速補貨。

哪裡夥計忙不過來,他挽起袖子就上去幫忙盛糖水、收錢。

正午時分,四個檔口人流達到了第一個高峰。

四個檔口的夥計們忙的連喝水的時間都沒有,見此情形陳秉文果斷下令:“輪班!每組十五分鐘,吃飯喝水上廁所,快進快出!”

同一時間,長沙灣道38號陳記食品廠。

鍾強指揮眾人不停的將生產出來的糖水,裝進保溫桶。

作為陳秉文指定的技術負責人,他不但要按照年宵市場實際銷售情況,實時調整生產的糖水品種。

還要隨時盯著廠裡的裝置,確保這些裝置正常執行。

一桶桶滾燙的糖水、一筐筐金黃酥脆的點心裝上食品運輸車,爭分奪秒地穿梭於長沙灣道和銅鑼灣之間,確保檔口供應不斷檔。

人流一波接著一波。

傍晚華燈初上,維園內亮起各色彩燈,陳記糖水的四個檔口也迎來了一天中人流最高峰。

陳記糖水的檔口前燈火通明,人聲鼎沸。

包括陳秉文在內,夥計們早已全身溼透。

時間在忙碌中飛逝。

當維園彩燈在午夜十二點熄滅,廣播裡傳來年宵市場第一天結束的通知時,喧囂了一天的維園才漸漸安靜下來。

“收工!清點貨物,打掃衛生!”陳秉文的聲音也帶著沙啞,但依舊沉穩有力。

他親自監督最後的收尾工作。

直到最後一個檔口打掃乾淨,陳秉文才帶著高振海以及幾個夥計,押運著空桶和四個裝滿現金的鐵皮錢箱返回長沙灣道的食品廠。

陳國富和汪巧珍早已焦急地等在那裡,廠裡燈火通明,白班的工人們也都沒走,所有人都破釜沉舟的第一天,戰績究竟如何!

食品廠辦公室內。

一張長條桌被清理出來,四個沉甸甸的鐵皮錢箱被依次開啟。

瞬間,堆積如山的鈔票和硬幣傾瀉而出。

港幣十元、五元、二元、一元的紙幣,五毫、兩毫、一毫甚至一仙的硬幣,混雜在一起,在燈光下形成了一座色彩斑斕的小山。

“譁……”倉庫裡響起一片壓抑不住的驚歎聲。

陳國富瞪圓了眼睛,嘴唇微微哆嗦。

汪巧珍捂住嘴,眼眶瞬間就紅了。

高振海、鍾強等人更是看得呼吸都急促起來。

他們這輩子都沒見過這麼多錢堆在一起!

“開始清點!”

陳秉文深吸一口氣,第一個挽起袖子坐下。

到底之前一段時間的努力取得什麼樣的成果,馬上就能見分曉。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小山般的錢堆逐漸被整理、分類、清點。

足足用了一個小時,清點工作才接近尾聲。

先更後改,謝謝支援!求追讀求收藏求月票求推薦票!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