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產品如紅豆沙、芝麻糊等椰漿用量很低,甚至不用。
如果停止新品推廣和店內試吃,並且將椰汁西米露和楊枝甘露進行嚴格限量,比如每日只供應現有70%的量那麼4噸庫存大概能撐到45天左右。”
他說到限量時,語氣透著明顯的不甘,那意味著主動縮減好不容易做大的蛋糕。
目前椰汁西米露和楊枝甘露還只是五家標準店在售,等瓶裝化成功,每月的消耗量將是現在的幾倍甚至幾十倍。
如果接受金象的原料漲價,短時間內或許損失的毛利不大,但長此以往每月將會損失幾萬十幾萬的資金。
鈍刀割肉同樣疼,這絕不是長久之計。
“四十五天.”陳秉文沉吟。
這四十五天是寶貴的緩衝期,是尋找生路的最後期限。
漲價幾乎是飲鴆止渴,正如他所言,會直接毀掉消費者對陳記“真材實料、價值超值”的品牌認知。
“不能漲價!”陳秉文斬釘截鐵定下基調,“至少現在不能!我們的品牌形象剛在中高階市場站穩腳跟,一漲價,等於自毀長城。
也不能真限量45天后就斷貨或者再狼狽漲價。
必須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那限量?”鍾強試探著問,“每天只供應一定數量,售完即止?”
陳秉文搖頭:“限量只是權宜之計,治標不治本。
而且限量會引發顧客不滿和猜測,同樣損害品牌。我們必須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
他走到窗邊,望著廠區裡忙碌的工人和進出的物流車輛。
觀塘廠剛剛步入正軌,瓶裝化研發正處在關鍵攻堅期,新招的加盟商培訓也即將啟動.在這個擴張的關鍵節點,供應鏈卻被人扼住了咽喉!
“阿昌,立刻聯絡金象公司在港島的辦事處,約他們負責人,我今天下午就要見!”
陳秉文轉過身,語氣不容置疑,“另外,給我查清楚,泰國那邊受災情況是否屬實?
其他供應商的報價現在是什麼水平?有沒有可能找到替代貨源?
詢價!立刻!用我們最大的採購量去壓價,同時打聽整個泰國市場的真實行情。
查清金象的‘行業普遍情況’是不是真的!有沒有其他供應商趁機哄抬物價或者落井下石?”
“是!老闆!”阿昌連忙應聲跑出去。
高振海憂心忡忡:“文哥,金象是泰國最大的椰漿出口商之一,他們要是鐵了心漲價,其他小供應商恐怕也會跟風.”
“我知道。”陳秉文眼神深邃,“所以,這場談判,我們必須去!但不是在這裡談,要去他們的源頭談!”
他心中已經有了決斷。
港島的談判空間太小,對方有恃無恐。
要破局,必須深入原產地瞭解實際情況,尋找新的可能性,或者,給金象施加足夠的壓力!
港島周邊種植椰子的產地,有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內地海南。
原本作為首選的海南椰子,由於尚未大規模商業化出口,產量有限且手續繁瑣,只能放棄。
菲律賓、馬來西亞同樣生產椰子,但出口要徵收20%關稅。
泰國既無出口稅,運費也相對便宜,綜合來看,價效比最高還是泰國。
謝謝大家支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