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創業:我真是造手機的啊!

第47章 中止試探

深城大學材料學院頂樓的會議室裡,林副院長從飲水機接了杯白開水放在黃處長面前。

會議室後面的牆上還印著“節約型校園——深城大學材料學院”的字樣。

他自己則捧著磨得發亮的不鏽鋼保溫杯,杯蓋上的“成立二十五週年紀念”字後的校徽已經掉了漆。

“黃處長見諒,我這腸胃喝不慣茶,就只能請您喝白開水咯!”

林副院長拍了拍桌上放著的《國家儲能產業多技術整合與動態適配標準補充預案》。

這兩天,林副院長作為國家儲能技術標準化委員會主任委員,知道了氣態鋰電池技術大機率將改變原有國家新能源五年計劃中的熔鹽儲電站規劃,自己自然要有所準備。

“這兩天我都在忙這個,您說的那個氣態鋰電池資料,我也就是幫著老江轉了個手。”

黃處長盯著紙杯裡的清水笑了笑,指尖敲了敲隨身攜帶的皮質資料夾。

“林副院長太謙虛了,今天貿然叨擾,實在是技委會的報告直接交到發改,我老黃趕鴨子上架當了個考察組長!”

黃處長指尖劃過資料夾封皮上的燙金紋路,似笑非笑地抬眼。

“林副院長您都不知道,這份報告在我們新能源司裡掀起多大風浪。”

林副院長笑了笑,黃處長繼續開口。

“這次過來考察的專家們都吵三輪了,有人拍桌子說,這技術要真能落地,新能源格局都得重畫。”

黃處長此處特地停頓了一下,默默觀察著林副院長的表情。

“這也有人直搖頭,說這氣態電解質就跟當初寒心那玩意兒一樣!”

林副院長本能的皺眉,端起不鏽鋼保溫杯,卻是沒有急著喝,而是輕輕的吹了吹,好像等水涼的樣子。

老江可是他多年老朋友了,他相信老江的人品,絕對不是那種會和學生同流合汙的學術敗類。

更何況,作為鋰電產業化的專家,那資料裡的氣態電池的工藝在他看來,已經是很成熟的量產工藝了。

黃處長拿過一次性紙杯,看似漫不經心的在手裡晃了晃。

“那份報告末尾,有江院士和您的聯名推薦函,直接讓發改會議那邊定了調,我今天作為考察小組的組長,也只能厚著臉皮,親自來找林副院長求教了!”

這黃處長似乎話裡有話,林副院長已經有些浮想聯翩了。

這技術資料是老江得意門生提供的,自己只是順水推舟捅上去了。

難道老江被他那學生騙了?

對於老江這個犟驢腦袋,林副院長自然不會相信他會同流合汙,那自然那隻能是他那倒黴門生坑他了。

“黃處長客氣了!談不上求教!”林副院長淺淺潤了一下嘴唇,放下了保溫杯:“有用得著我老林的地方,無論是調配學院的會議室、還是安排實驗室都行。”

現在情況不明,這位黃組長當面,林副院長不好找老江問清楚。

於是,他也只能裝糊塗了。

新能源司的黃處長與國儲標的林主任,從職級上來看是平級的,但黃組長就不一樣了。

這次對方明顯是帶著上面的尚方寶劍來到深城考察的。

考察不是說來走過場的,這兩字是有深層含義的。

這時候重大技術突破,是事關國運的技術,肯定是要成立一個專項組,來查清楚這些情況的。

要是又是誤國誤民的學術騙子,那自然就是徹查到底,不僅要追究技術造假者的責任,連帶推薦人、稽核環節都得接受審查。

要知道06年“寒心”事件之後,科技部就釋出19號令《科學技術活動違規行為處理暫行規定》。

明確學術不端行為的界定與處罰細則,涵蓋偽造資料、剽竊成果等6類行為,並引入終身追責機制。

次年,又修訂《國家科技計劃實施中科研不端行為處理辦法(試行)》,要求專案申報材料必須透過“統一資訊平臺”稽核,杜絕自審自查現象。

這次氣態離子技術的上報,正好用來驗證國家建立的重大技術突破的雙盲審查機制程式是否有疏漏,一舉兩得。

如果又是一場騙局,那就“殺雞儆猴”,給整個學術界敲響警鐘,杜絕此類鬧劇一而再,再而三的上演。

“不過.具體技術細節,還是得問老江的高徒許明遠。”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