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城,某招待賓館會議室。
國安人員將密封的牛皮紙袋推過桌面,封口處的用線來回繞好,對面已經投影了這次他們兩天內查到的所有線索。
黃處長戴著白手套拆開檔案,第一張照片裡,是一家影印店,然後是電腦螢幕映著半頁氣態離子氮化硼類聚合物專利配方的資料,右下角一個水印顯示著“橙子科技專利送審資料”。
關乎到國家級別的決策的技術,訊息來源自然是要多方印證的。
不可能是林副院長一報上去,上面的人就會不經多方驗證就確定的。
所以橙子科技幾天前申請的電子專利,很容易就在國安內部監測網路查到了。
之後,有了線索就更好辦了,國安的人駕輕就熟的順藤摸瓜。
從專利這個線頭,找到橙子科技,再透過代理公司附近的部分監控找到了影印店,找到華北強橙子科技那個小作坊,最終找到這幾天陳默的去處--遠途新能源科技公司。
這就跟關鍵的中間人物,許明遠聯絡上了。
“專利公司林峻峰手中的留存的原始資料已追回!”國安人員的鐳射筆在投影上圈出南山專利公司的地理位置:“其辦公室電腦、行動硬碟及影印店備份均已物理銷燬。”
“但有個關鍵點.”
他頓了頓,喉結在領帶下滾動。
“能標委林鶴鳴主任上報的絕密資料,源頭是華北強的‘誠信影印店’的掃描件,而該店五天前的監控顯示,陳默曾在此列印過兩份同類檔案。”
黃處長的手指在國安送來的“陳默”那張學生資料登記表的五分像照片上敲了敲。
“所以兩份原件都是來源於這個陳默?”
“是的!我們還從人社局那邊調取了陳默的學籍檔案。”
“發現他2008年還發表了一篇sci畢業論文《鋰離子晶界應力擴散模型》,受到了院裡的表彰,林鶴鳴想破格收他作為關門弟子。”
要知道當時林鶴鳴已經是副院長了,基本都不帶研究生了,卻還是願意破格收陳默作為關門弟子,就是看重他在鋰電領域,展現出罕見的模型構建直覺。
現在陳默在遠途那個簡陋的實驗室,用一天時間就復刻出了系統給出氣態鋰離子電池合成氣態電解質的環境控制模型,這可是他獨一無二的模型構建直覺的展現了。
一般人,怎麼可能用137次實驗,就能得到100組有效資料。
很多基礎科研人的常態都是用1370次試錯當底料,最終才能篩選出10組有效的資料。
當然了,這也有系統提供的現成參考方案原因,節省了陳默很多時間,讓他能更精準的把控資料的有效性。
國安人員順勢調出一張對比圖,左邊是陳默本科論文《鋰離子晶界應力擴散模型》,右邊是林鶴鳴去年發表的《鋰聚合物電池介面阻抗研究》,標紅的部分參考文獻欄重迭率達37%。
這倒是有些倒反天罡了,導師的論文參考文獻是自己學生的。
黃處長忽然笑了,是個天才啊,那就好,就怕你是平平無奇,還拿出無來由的東西。
這要是國外拋來的煙霧彈,我們還不敢用呢。
他指節叩了叩桌面,指著投影。
“你接著說.”
“工信的審批記錄顯示,林鶴鳴三個月前周前致電老同學--現任工信行政審批處處長洪建軍”
“之後,深城這邊的工商為橙子科技特批了,智慧終端裝置研發生產與銷售、電池研發製造與銷售、物聯網技術開發與服務。”
國安人員的聲音低下來:“按正常流程,這些資質稽核週期為6-8個月,而橙子科技從提交材料到獲批僅用21天。”
會議室裡的頭頂的吊扇發出輕微嗡鳴。
黃處長起身給對面的這次考察專家組的技術副組長添茶,青瓷杯底與托盤相碰,發出清越的響。
“老齊!你覺得這次是師生包庇,還是另有隱情?”
這事透露著古怪,林鶴鳴既然要推翻現有的熔鹽儲電站建設計劃,為什麼要報許明遠的名號,替罪羊?
老齊是搞技術的,只是從技術方面再次肯定。
“氮化硼類聚合物的技術路線--我和此次專家組的人員論證過三輪了,有極大的可行性。”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