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是整整一萬斤糧食啊。
近乎四十個成年男人一年的口糧了。
一回到大隊,張志高甚至來不及休息,就找來各個姓氏的老人。
將這件事情告訴他們。
讓他們回去,一定要叮囑好族裡的晚輩,一定不能將糧食輕易借出去了。
聽到這個訊息,大家立即就鄭重起來。
他們都明白事情的嚴重性。
都不用張志高多說,就紛紛作出了保證。
當天晚上,陳望海一家也被陳愛國給叫了過去。
他們家倒是沒人嫁到那個大隊。
只不過陳愛國還是叮囑道:“現在這個世道,一定不能輕易的借糧食出去,天王老子來了也不行。”
陳壯實還有蔣桂英連忙點頭。
他們道:“放心吧爹,我們才沒這麼傻呢。現在的糧食,可是關係到我們一家的性命的。”
得到滿意的答覆,陳愛國才讓陳望海一家回去。
接下來的幾天,果不其然,不出張志高的預料。
嫁到那個大隊的女孩們紛紛回來。
同時,還有娶了那個大隊的女人的家庭,他們的外家紛紛過來。
原因都只有一個,就是來借糧食。
要說完全不借,顯然是不可能的。
大家都是人,非草木,都有情感。
面對爹、娘、女兒的哀求,很少有人能夠真的做到鐵石心腸。
不過因為有張志高的提前提醒。
大家借糧食出去還是有分寸的。
借個二三十斤,五十斤還行,真要借多了也不可能。
畢竟自己家才是最重要的。
同時,這些天過來的不僅是那個大隊的隊員。
還有不少城裡人。
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關係。
上三代,下三代,還有旁系結親的親戚……總有那麼一兩個是城裡人。
平時這些人就像是不存在一樣。
跟鄉下人不來往、不認識。
可是現在都紛紛的出來了。
他們倒是沒有說借糧食這些荒唐話,但賣糧食、收糧食的,都比比皆是。
可是這可能嗎?
前不久張志高才剛剛說過,萬一明年還是災荒年呢?
要是是平時,大家自然樂得把多餘的糧食賣出去。
畢竟鄉下人沒有這麼多來錢的渠道。
可是現在,誰敢這麼頭鐵啊?
這些城裡人大多都無功而返。
當然也有一些人,略有收穫,買到了幾十斤糧食回去。
這些天,陳望海異常的安分。
自從那次去完縣城後,他就再沒離開過大隊了。
每天不是跟著蔣桂英去後山摘蘑菇、野菜,就是跟著陳建設去撿柴火。
張世光來過幾次,問陳望海要不要去縣城。
可是陳望海都說不需要。
他說他從那些遠道而來的城裡人那兒,就看出了現在城裡面有多缺糧食。
現在城裡糧食價格肯定高的離譜。
而且還是買不到的狀態。
不過還沒到他們盼望的地步。
要再等個一兩週。
到時候,大家試過所有的辦法,都買不到糧食。
到那個時候,他們囤的糧食才能實現最大的價值。